中國大陸於16日正式宣布已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最諷刺的莫過於原本占據制高點的美國與台灣同陷困境:當初倡議《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以制約中共的美國已成為「局外人」;矢志積極推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突破中共孤立打壓的台灣誤判形勢,因循遲疑,反而處於被動局面。
民進黨政府為彌補決策面與行動面的失誤,火速於7天內提出申請,雖然強調是依自己的節奏與步調,做好充分準備,正式提出申請,與大陸申請案沒有關聯,但貽誤先機在先,倉促決策在後,台灣的CPTPP漫長之路將滿布荊棘。
前美國代理副貿易代表卡特勒10日才在《外交事務》季刊發表〈美國必須重返跨太平洋夥伴機制〉專文,因素之一就是中國有可能成為CPTPP一員,沒想到一語成讖。拜登政府全面嚇阻、圍堵中共的戰略設計中,經貿領域原本就是弱項,現在更可能成為破口,而對外關係幾乎完全依附美國的台灣將蒙受更嚴重的衝擊。
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第一次總統就職演說時強調,將積極參與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及自由貿易談判,包括CPTPP的前身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但2017年川普總統決定退出美國一手主導的TPP後,局勢隨之翻轉,蔡英文在2020年任就職演說中未再提及參與已由日本接手的CPTPP,只表示要和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
今年元月拜登就任,一再彰顯對台灣的支持堅若磐石,又適逢對台灣極度友好的日本擔任CPTPP輪值主席,台灣加入CPTPP機會絕佳,但拜登無意重返CPTPP,而民進黨政府瞻前顧後,怠惰延宕,更忽視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1月在APEC公開宣示將「積極考慮」加入CPTPP,終於導致今天遭到中共攻其不備。
包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台灣長期以來參與國際組織及機制的最穩定、強大支持都是來自美國,國際關係刊物《外交家》因此分析,由於美國缺席,台灣在CPTPP內部缺乏堅定及具影響力的國際支持,使得加入更為困難。
目前有11個成員的CPTPP是「高品質、高標準」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以台灣的經濟自由化程度確實比大陸更具優勢,並得到日本、澳洲、紐西蘭的歡迎,許多人也因此感到樂觀。但從中共主導RCEP,推動「中歐投資協定」在勞工問題做出重大讓步來看,永遠不能排除大陸犧牲部分經貿利益達到政治目標的可能性,台灣決策者更不能重蹈覆轍,研判中共無法成功加入CPTPP。
另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與CPTPP會員國中的澳洲、紐西蘭、新加坡、智利、秘魯已建立FTA關係,中國與東協(ASEAN)的FTA也涵蓋馬來西亞與越南,以及CPTPP需要納入中國市場等事實,使得中共擁有龐大的影響力及話語權。中共搶先一步申請就是向國際證明其對自由貿易及多邊安排的承諾,同時先發制人干擾台灣加入。
負責對外經貿談判的政務委員鄧振中表示,我方是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申請,也是台灣加入WTO及與紐西蘭、新加坡簽訂自由協定的名稱。但他忽略的是,在台灣入會「議定書」及相關協定中,「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稱為「中華台北」。民進黨積極推動駐外機構正名為「台灣代表處」,更排斥使用「中華台北」,但終究無法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CPTPP,是否能擺脫「中華台北」,國人將拭目以待。
蔡英文總統在臉書表示,「遞件,就代表我們有充足的信心,要跨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但國際觀察家認為兩岸申請加入CPTPP極可能陷入無限期鬥爭,不知民進黨政府這次是否已準備好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