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牛仔褲大王」的「如興紡織」爆發財務危機,新舊經營團隊日前為經營權隔空交火之後,股價直接躺平,被打入全額交割股。由於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在2017年以「國發基金」(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對如興投注了14.88億元,幫助它在市場上募得了130億元資金,如今股價卻從當時每股18.6元持續墜落到目前的3.96元,帳面已虧損11億元,且可能在淨值歸零後直接下市,讓廣大投資人欲哭無淚。各界出現了批判聲浪,質疑國發會在短短5年之內,幾乎敗光了納稅人的資金,難道不該說清楚、講明白嗎?

四大問題該說清楚

如興紡織成立在民國66年,是一家專門從事成衣代工的企業,生產各種牛仔布料、牛仔褲、休閒衣褲、洋裝、裙子、睡衣等。其重要客戶有Levi和H&M等知名品牌,產品9成以上外銷歐美,生產據點主要在亞洲的中國大陸、柬埔寨、緬甸,也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甚至在非洲的坦尚尼亞。2008年金融海嘯時遭遇經營困難,引進以財務槓桿操作著名、有「華爾街金童」之稱的陳仕修入主,但卻沒起色且爭議不斷,營業狀況每下愈況。在外界並不看好、且連年營業收益率為顯著負值之下,如興卻成功辦理現金增資,又獲得國發會的「國發基金」以「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名義,每股18.6元價位挹注了14.88億元、持有該公司9.77%股權,國發會成了如興的最大股東,這決策在當時跌破了業界眼鏡;更糟的是,接下來的一連串併購和資產處分,都無法讓公司重獲生機。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國發會「入主」如興1年後的2018年,就有立委出面指出,如興紡織是一顆「未爆彈」,國發會的投資將會讓國家資產「打水漂」;但國發會毫無動作,一直等到現在終於出了事,卻宣稱當年投資的過程「嚴謹」,且國發基金歷年除了已經移撥國庫309億元之外,投資獲利良好,基金淨值已達1.334兆元。如興當年增資的公開說明書不實,但將會適時採取法律行動,以維護基金權益。

監察院應介入糾彈

然而,這裡存在著四大問題缺乏國發會的交代:首先,國發基金設立目的是要加速產業創新加值、促進經濟轉型和國家發展。但如興紡織的經營內容,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符合這些目標,為何可以獲得如此顯著的挹注,讓行政院成為它的最大股東?其次,國發會說如興當年增資的公開說明書「不實」,意指其受到蒙騙。請問,15億元的投資可不是15萬元,僅憑該公司「公開說明書」就可以通過審查、做出投資決策,不必進行深入查核確認?其三,國發會既然是如興最大股東,投資後5年以來的法人代表都在「睡覺」,沒能發現這家公司已經逐漸病入膏肓?難道不須對其究責?其四,當立法委員從2018年開始,數次指陳這家公司已成「未爆彈」後,國發會還是老神在在、毫無反應,這是一個企業最重要投資者,對經營管理的合理態度嗎?

我們合理懷疑,如興案從開始就有人刻意誤導、包庇,導致國發會做出錯誤判斷。然後,在發現經營發生嚴重問題之後,又不及時快速處理,演變成今天這種無能為力的狀況,國發會相關人員能夠免責?國發會的聲明,卻將自己的明顯失職撇得一乾二淨,彷彿完全無任何責任。15億元投資可能全部泡湯的損失,完全是國人同胞自己倒楣,因國發基金投資帶動130億元成功募款所衍生的股民損失,都不關國發會的事,可以這樣無恥嗎?國發基金仍有1.334兆元的淨值,是原始撥交金額的51.48倍,那主要也是蔣經國時代孫運璿、李國鼎等人,高瞻遠矚創辦台積電等企業帶來的績效,請問目前的國發會投資貢獻了多少?

如果國發基金不主動追究「涉案者」的相關責任,課以該有的懲處,那麼監察院就必須介入,對國發會的相關人員祭出糾彈,以正官箴並對國人交代。

#國發會 #如興 #投資 #國發基金 #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