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9日的媒體通報會上指出,新冠病毒(COVID-19)已在多個國家立足,大流行的威脅已變得非常真實,這可能是歷史上第一次可以控制的大流行病,但政府、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做出的決定能夠影響這一流行病的發展軌跡。

據世衛組織在官網刊出的媒體通報會記錄,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博士對此進一步解釋說:「我們已經非常接近一個臨界點,將會有更多的國家受到疫情影響。到那時,疫情將無處不在。有一種說法認為,疫情會一直存在,很多老年人將因而死亡,目前應該努力減少死亡率,然後等待有效的疫苗出現。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我們應該轉而採取防控策略,而不是緩解最壞的影響。」

世界專家萊恩博士說,未來還會有更多國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到那時,疫情將無處不在。(圖/WHO)
世界專家萊恩博士說,未來還會有更多國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到那時,疫情將無處不在。(圖/WHO)

萊恩博士說,如果沒有控制疾病流行的能力,亦無法採取有效措施來阻止病毒傳播,那就只好盡力降低病毒所造成的影響。但這次的防控策顯示我們具備防控的能力,而且能將防控和降低影響兩項措施雙管齊下。

譚德塞則指出,「大流行疾病並不代表要放棄對抗並與病毒共存,這次可能成為大流行病,但並非束手無策,我們是可以遏制疫情的。」他強調,通過果斷的早期行動,可以減緩病毒的傳播速度,防止感染擴大。而且大多數感染者都會康復,目前中國大陸的8萬例病例中,超過70%的患者已經康復並出院。

通報會上,譚德塞介紹世衛組織發佈最新疫情應對指南,並指稱應對指南所建議的措施已在許多國家施行並具有成效。同時世衛組織網站詳細介紹了各國在特定情況下應採取的具體行動,以及世衛組織向世界各國提供個人防護裝備與實驗室用品,並與聯合國系統的同僚們合作,支援各國制定防範和應對計畫。

文章來源:世衛組織總幹事:這可能是歷史上首次可控的大流行病,但我們不會聽憑病毒擺佈
#譚德塞 #世衛組織 #大流行病 #疫情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