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導致歐洲有大量水貂被撲殺,供貨吃緊使中國大陸可能從全球最大皮草消費市場,再增加最大皮草供應國身分,但陸英文媒體《精奢商業日報》(Jing Daily)注意到,年輕世代已有不追逐皮草趨勢,阿里巴巴等大型電子商務平台也開始著眼於永續性、在新收購案添加無皮草協議,皮草產業是否有未來完全取決於大陸。
過去3年包括Gucci、Burberry等精品都擺脫了皮草,許多時尚周與零售商也只允許使用人工皮草,因此市場原本就預期東亞會接替需求停滯的歐洲,曾為皮草主要消費地,歐洲將只扮演出產商角色。
但由於丹麥去年底撲殺近1500萬隻疑似感染病毒的水貂,近期亞洲貂皮價格上漲約30%,原本就占全球皮草消費70%至80%的大陸,毛皮產量也因歐洲產量大減占比突然達到5成。據統計,中國大陸毛皮動物養殖產業去年產值1169萬張、總值約610億美元,尤其在東北、西北等發展較落後地區,是相當重要產業。
某些品牌如Fendi、LV(Louis Vuitton)仍拒絕對無皮草承諾,分析師認為這是由於它們在大陸仍有廣大消費市場,所以不想明確表態自壞行情。雙十一購物節期間,皮草產品銷售額達1600萬美元,仍有顯著成長。
LVMH集團永續發展部門負責人瓦拉德(Helene Valane)為毛皮動物養殖業辯護,她說:「水貂養殖汙染非常低,排泄物可以製造生質燃料或沼氣,脂肪可製造化妝品,皮草本身也是可循環利用、使用壽命長達數十年商品。」
但是專家認為,大陸的皮草消費趨勢可能即將逆轉,驅動未來消費的年輕族群已有不再使用較大皮草物件如大衣、夾克,只接受飾品等較小物件使用皮草的趨勢,網路上強調無皮草的環境永續活動也得到數以萬計響應。儘管阿里巴巴拒絕評論是否禁售皮草產品,但收購歐洲精品店商Farfetch時的無皮草承諾,以及禁絕皮草帶來的商譽提高,都可能加快去皮草過程。
大陸前外交部長、商丘工學院名譽校長李肇星表示,如果政府有決心,很容易實現無皮草:「如果中央決定逐步取消使用皮草,絕對是可以實現。因為4000億人民幣對中國龐大GDP來說,只是一點點錢,不是經濟重要的構成部分,要解決的只有相關勞動人口問題。」
作者威廉斯(Gemma Williams)指出,皮草在精品市場能留存多久,很大程度完全取決於能在大陸存在多久,目前對皮草生產管理趨嚴的政府法規、新世代的消費習慣,很可能完全決定此產業未來是否還可繼續存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