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上周開出亮眼財報,更把2021年資本支出大幅提高至250億美元至280億美元,成長幅度為45~62%,更提出2020年至2025年年複合成長率從10~15%,一舉打消外界對於大幅提高資本支出影響業績成長動能疑慮。對此,台積電的先進製程研發還在進行,但傳出5大客戶急著包下產能。
台積電開出亮眼成績後,上周五股價開盤一度衝至625元歷史高點,惟獲利了結情緒濃厚,終場收在601元。台積電周一股價開高走低,上午10點50分後股價回神,終場收漲1%、報在607元。
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將在本周公布財報,市場預料該公司將在當日宣布是否將晶片製造業務外包給台積電及其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目前已經傳出將把一款代號為「DG2」的第二代獨立繪圖晶片委外生產。
根據台積電法說所述,這筆250億美元至280億美元資本支出將有80%用於3奈米、5奈米以及7奈米製程研發與擴產,大約200億美元至224億美元。據digitimes報導,其中有超過150億美元將用於3奈米奈米製程,以先前傳聞可能搶下首波產能的蘋果,可能使用在Mac的M系列處理器,以及iPhone、iPad的A系列A17處理器晶片,現在供應鏈還傳出,可能英特爾也會搶進產能。
市場預估,目前已經有30億美元投入台積電赴美設廠計畫,100億美元將用在3奈米製程,至於英特爾,現任執行長史旺堅稱,英特爾在半導體市場是資源分配者,而不是被分配者,依然持續擴產10奈米、14奈米製程產能,若把晶片製造業務外包,還是會堅守IDM模式營運。
至於台積電3奈米製程,不隨著三星率先在3奈米製程階段採用環繞閘極技術(Gate-All-Around,GAA),台積電將沿用沿用FinFET技術,所依靠的是優良的技術與成本考量,預估將在2021年試產,2022年下半年量產,單月產能預估單月產能約5.5萬片,2023年全面放量,月產能達到10.5萬片。
英特爾預料在產品線上,會自行生產7奈米製程並下單台積電3奈米製程,維持自行生產模式。至於台積電其他客戶,包括蘋果、AMD、NVIDIA以及在2020年下單給三星5奈米製程的高通,將預定2024年產能。
此外,台積電也加強先進封裝技術,這使得並非以晶圓代工領域為主力的三星電子,想要縮小差距變得更加困難,以目前資本支出估模來看,台積電的相關設備供應廠將一路旺至2022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