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持續出現將「戰略模糊」轉變為「戰略清晰」的呼籲,美中台分析人士稱,對台轉為戰略清晰等於是改變現狀,這不僅涉及美國本身,也涉及日、韓、印、澳等美國盟友,但這些盟友根本沒有準備好要改變這種現狀。台海變局的主動權很大程度掌握在中共手中,只要中共不加劇改變現狀,美國就不太可能主動清晰化。

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英文期刊《中國評論》(The China Review)本期刊登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就美國是否維持「戰略模糊」的文章,文章分析指出,1992年至2019年歷屆美國總統在對台軍售後的發言,都會聲明繼續維持「一中政策」,這是一種戰略模糊很重要的表現。

吳崇涵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美國歷史上一向採取戰略模糊,一旦轉為戰略清晰,就等於是改變現狀。這不僅涉及美國本身,連同它的盟友,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甚至印度,也都要跟著轉變,但問題是:他們準備好了嗎?

吳崇涵說,「他們沒有準備好,也沒有人真的要準備。」這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局面,美國自己也不想深陷台海戰爭的泥淖中。

報導說,今年的美國與韓、日的峰會上都發表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聲明。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的民調顯示,直至2020年,支持美國出兵台海的民意上升至41%,較2019年上升3個百分點。但是,如果台海戰爭真的爆發,美國和其盟友是否真會派兵,仍存在諸多爭論。

吳崇涵認為,主張戰略清晰的人錯估了一點,台灣在國際關係上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如果改變戰略模糊,等於是把整個《台灣關係法》與3個公報和台海穩定往深水區推。「一中政策」跟「戰略模糊」是維持亞洲安全的定海神針,一旦改變,就是打開潘朵拉盒子,回到現實主義的強權爭奪,衝突與戰爭會相繼而來。

分析人士表示,唯有台海形勢極度惡化,美國與盟友都準備好派兵,美中關係走向熱戰,以及台灣價值提升為美國最高核心利益,這四大關鍵前提都得到滿足,美國才可能會改變戰略模糊,走向清晰。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受訪時表示,有關戰略模糊與清晰的辯論最終還是要回到「一個中國」的框架中討論,此一框架是二戰之後的國際秩序所決定,如果美國放棄「一中政策」,就等於放棄了誠信,而誠信是美國對世界應盡的責任,否則就會導致戰爭。

包承柯表示,雖然中國在軍事上具有局部區域優勢,有機會打贏台海戰爭,但終究是兩敗具傷。美國是否有這麼大的信心去承擔這麼大的戰爭成本?台灣是美國戰略利益的核心部分嗎?這就是它所面臨的問題!

《美國之音》引述不具名的分析人士說,台海變局的主動權很大程度掌握在中共手中。只要它不挑釁,不加劇改變現狀,美國就不太可能主動清晰化。畢竟,台海戰爭攸關美國世界霸權的存續,一旦美國採取主動的戰略清晰戰略,就說明局勢已極度惡化。就目前形勢來看,尚未走到這一步。

文章來源:台海危機加劇 打破權力平衡的關鍵是什麼?

#美國 #對台政策 #戰略模糊 #戰略清晰 #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