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目前美國的經濟與就業已經獲得大幅改善,因此並不需要太多的政策支持,同時聯準會推出新的常設回購機制(Standing Repo Facility SRF),讓金融機構可快速的取得所需資金,不需擔心流動性突然枯竭,以確保現金擁有充裕的流動性。
回顧上次貨幣量化寬鬆後,聯準會開始減少購債與升息的歷程,可以發現,在宣布開始購債前,市場就開始震盪,等到聯準會真的宣布減少購債規模時,市場又產生短暫的震盪。但因為歷史上只有過去一次連續量化寬鬆後,再縮減購債、升息、縮表的經驗,因此投資人可以依循的歷史不多,建議投資人可以回歸到經濟成長基本面來判斷。
股市是國家經濟的櫥窗,因此長期投資還是需要以基本面為主要判斷依據,綜觀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在出口及投資動能超乎預期,主計總處大幅上修2021年經濟成長率至5.88%,國際的經濟成長也影響台灣的出口,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世界貿易量成長可達9.7%,這將會帶動台灣出口持續熱絡,因此可以知道台灣基本面看好,台股在最近的震盪整理中,當然受到美國聯準會的宣布縮減購債影響,不過在經濟成長無虞下,此時逢低布局反而有機會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如果能透過台股基金來投資台股,則能有機會透過專業投資研究團隊的操作來獲得超額報酬,建議透過主動選股的操作,參與台股回升行情的饗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