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其實並不喜歡這些笨重的龐然大物,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評價它們。過去企業追求的目標是不斷壯大和成長,但現在有越來越多企業管理層體認到「小即是大」的新趨勢,換句話說,保持靈活和敏捷,能迅速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和產業情勢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嬌生(J&J)周五宣布將一拆為二,未來這兩家公司將分別聚焦於消費產品以及藥品和醫療器材事業,這成為醫療保健產業最新的企業變動。過去幾年來,包括輝瑞、默克和葛蘭素史克在內等許多大型藥廠不是已經分拆大型部門,就是已經計畫這麼做。

外媒報導,嬌生的藥品事業蓬勃發展,去年相關部門營收成長8%,其研發的新冠疫苖亦獲得美國和全球許多國家的使用授權,但其消費者部門除了營收成長疲弱之外,還官司纏身,遭指控嬰兒爽身粉等其他滑石製產品含有石棉,具有致癌風險。嬌生表示,預計將在未來1年半到2年間,將消費者業務分拆出去。

在此之前,日本東芝公司也在周五發布分拆計畫,將把集團分拆成為基礎建設、硬體設備和半導體記憶體三家公司。包括核電等基礎建設服務事業,以及包括硬碟在內等硬體設備事業,這兩家新成立的公司預計將在2023年度上市。東芝本體則將保留半導體記憶體大廠鎧俠控股(KIOXIA Holdings)等持股。

美國由發明家愛迪生和夥伴共同創立的百年大企業奇異公司(GE)日前也宣布分拆成為三家上市公司,以精簡業務和削減債務,讓人不禁感嘆奇異締造的神話就此畫下句點。奇異可說是道瓊工業指數的元老級成分股,也曾在2000年初登上全球市值王寶座。未來這三家公司將分別主攻航空、醫療保健和能源事業。

個人電腦大廠戴爾(Dell)最近將雲端事業VMWare拆出成為一家完全獨立的公司。零售商L Brands已分拆成為Bath & Body Works和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兩家公司。

IBM將旗下IT服務部門拆出成為一家名為Kyndryl的新公司後,現在Kyndryl可以更加靈活地與IBM的雲端業務競爭對手建立合資事業。Kyndryl周五宣布與微軟建立全球策略聯盟。Kyndryl財務長David Wyshner日前曾表示,我們獲得了進入市場的自由,可以繼續為IBM客戶提供服務,也可以拓展與其他技術服務商的合作夥伴關係。

美國化工大廠杜邦在2019年分拆成為農業、材料和特種產品三家公司,但這三家企業目前的合併市值仍低於分拆前的水準,成為此類活動的負面教材。

儘管如此,企業不排斥分拆仍是不爭的事實,全世界各行各業有越來越多大型企業開始關注「小即是大」的新潮流。專家表示,競爭相當激烈,為了生存和跟上市場趨勢,企業必須將資源集中投注在最賺錢的業務。此外,企業也可能發現分拆事業在建立新業務方面賦予他們更大的自主權。

#全球 #分拆 #事業 #嬌生 #Kynd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