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行將存款準備金率(RRR)12月初下調50個基本點(bp),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報價也下調5個基本點,目的是採取更加靈活的貨幣政策、並釋放流動性。法國外貿銀行亞洲經濟研究部21日表示,貨幣政策放寬是一個利多消息,能為企業和銀行提供充足流動性,降低信用風險,對經濟增長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對銀行業的影響則十分不同,必須同步作出「讓利」,即銀行「被鼓勵」降低貸款利率、費用和佣金。
根據法國外貿銀統計,中資銀行的淨息差,已從2019年的2.2%,降至2021年的2.07%,反映的是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儘管疫情之後,此項數據出現大幅反彈,但中資銀行業兩年期平均利潤年增幅,已從2019年的6.8%降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1.6%,獲利增速遠低於以往的水準。
研究團隊指出,LPR的下調並不會對中期貸款便利(MLF)利率產生任何影響,代表銀行從央行獲得的資金成本保持不變,此項措施必然導致貸款利率下降,從而收窄淨息差(NIM),雖然這次5個基本點的下調幅度或許不大,但此舉預示著貸款利率的走向。
法國外貿銀研究團隊結論指出,人行的靈活貨幣政策用意在於支援經濟,但銀行需要承擔多少責任目前尚不清楚。鑒於中資銀行在信貸傳導中的核心作用,最終可能出現息差和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的結果。不過,如果籠罩在經濟增長上的陰霾,尤其是來自房地產行業的衝擊消散,那麼從資產品質等其他方面來看,銀行業的情況也將得到改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