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高層官員表示,由於與立陶宛的外交衝突,中國對這個波羅的海國家進行的進口封鎖措施已經影響到其他歐盟成員國企業的貿易,歐盟收到愈來愈多成員國企業向中國出口受阻的報告,目前歐盟委員會正透過外交管道解決問題,未來也不排除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
據《德國之聲》報導,負責歐盟貿易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對媒體表示,「中國海關不再辦理任何含有立陶宛部件的商品進口作業,這已經不是個案,我們收到來自其他成員國的進口受阻的報告越來越多,很多從立陶宛和歐盟進口的產品滯留在中國港口,這讓我們非常憂慮。」
東布羅夫斯基指出,滯留在港口的商品從小批量到極大批量的都有,受影響的貨物迅速增加。他表示,作為代表所有成員國貿易政策的歐委會正致力於經由政治和外交管道尋求解決方案,他本人已與中國駐歐盟使團負責人作了交談,歐盟駐北京代表團也在為此努力。
東布羅夫斯基還透露,歐盟委員會不排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他說, 「我們更願意友好地解決問題,這一點很清楚。」但是他也表示,「必須為相關努力未達目的好準備」,歐盟目前在收集證據,準備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在12月24日的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針對東布羅夫斯的說法做出回應稱,「中方一貫按照世貿組織規則行事,個別媒體炒作中方將立陶宛從報關系統中清除、暫停立自華進口貿易許可、施壓跨國企業不得使用立陶宛生產的部件等消息均不屬實……希望歐方有關人士尊重事實,不要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趙立堅還說,「立陶宛所作所為不僅嚴重破壞了中立兩國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和雙方開展互利務實合作的氛圍,我也聽說,中方許多企業已經不再把立陶宛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立對華經貿合作出現困難,必須要從自身尋找原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