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重慶市長黃奇帆今在202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表示,雙碳目標的實現對中國具有重大意義,將使整個中國的能源結構發生顛覆性、革命性變化。他指出上海理所當然是中國最重要的碳交易所,能擔任全球碳交易所功能。建議應積極爭取國際碳定價權,培育上海成為全球碳交易市場的有力競爭者,中國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單一碳市場。

黃奇帆表示,中國的碳排放量100億噸裡面有80億噸是能源生產過程產生的,另外百姓和企業在生產、生活中產生了20億噸的碳。「解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就是兩句話,一是清潔能源替代石化能源發電;二是老百姓在消費端、企業在生產端儘量用電作為能源來生產,這樣一頭就把80億噸解決掉了,另一頭就把20億噸解決掉了。」

黃奇帆說,碳達峰、碳中和具體的目標、指標就是到2060年,中國清潔能源占全部發電能源的比重占到80%,而剩下20%可能是用天然氣、煤炭等發電。

黃奇帆指出,為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應該作出特有的貢獻,包括六個要點:一是創新發展碳交易、碳金融,上海理所當然是中國最重要的碳交易所,能擔任全球碳交易所功能的主要是上海。二是積極爭取國際碳定價權,培育上海成為全球碳交易市場的有力競爭者,中國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單一碳市場。

三是大力發展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四是充分發揮證券市場直接融資功能,為綠色產業引入源頭活水,上海可以推動交易所發行環保低碳新能源等相關主題的公共基金產品。五是引導踐行ESG投資理念,完善ESG機制。六是深化綠色金融合作,進一步凸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中國 #黃奇帆 #上海 #積極 #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