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院長陳菊今率全體監察委員巡察行政院,陳菊指出,在現行憲法體制下,監察權是政府施政的外控機制,監察委員針對行政機關涉有違失之工作及施政,或對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違法失職進行調查,所提出之調查報告,也常為外界做為檢視行政機關施政的重要參考,監院提出建議修正法規共44項。
陳菊身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提及,今年7月國家人權委員會公布首份人權調查報告(林水泉案),是過去威權時期國家以行政不法手段,未經司法程序直接侵害人權的典型案例,這是目前現行法制缺漏,導致他們無法平反及獲得賠償。
陳菊說,自己曾跟著兩位八、九十歲的政治受難者(82歲前國策顧問黃華、93歲台大教授張則周) ,一路從北到南坐車、搭船到小琉球、重回監禁他們的地方,就是要國家承認過去的錯誤、以平復政治受難者的名譽。
陳菊指出,去年履勘不義遺址時,有機會重回她42年前被矇著眼帶去疲勞訊問、關押的安康接待室。安康接待室是威權統治時期,唯一一處警總及調查局兩大情治系統共駐的地方,是見證過去威權時期最直接的證據,也是目前保留完整的閒置空間。
她說,依照「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立法意旨,不義遺址是指威權時期統治者侵害人權事件的發生地,作為人權教育的場所,以反省國家暴力,不能再重蹈覆轍,具有重要的人權指標。因此,不論是不義遺址的保存,或是基於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調查報告,為了要平復行政不法及財產返還的「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草案」,國家人權委員會、監察院都願意與行政院共同合作,保障人民的權利。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