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投資人逐漸適應美Fed將採取激進升息手段,以壓抑通膨壓力之際,美國政府示警俄羅斯可能隨時入侵烏克蘭,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為金融市場投下新變數,國際股市普遍走弱,而虎年首週上漲逾600點的台股也出現拉回,讓盤面的可操作性下降。所謂的「可操作性」重點在於盤面不能忽多忽空,買進與賣出的訊號不能頻繁出現,而在訊號出現後,要能延伸出一波攻勢,而非馬上遇到反向抵抗,然後陷入整理,目前的台股即有這種意味,暫於18300~17700點區間整理。
短線上,上週的台股儘管出現週級別日出訊號(當週高點越過前一週高點,同時收盤確認),但是本週台股卻未直接上攻,反而在2/14日出現日級別的日落訊號(當日低點跌破前一日低點,同時收盤確認),等於中線剛轉強,短線就隨即回檔,顯示近日在俄烏緊張及美Fed升息壓力的背景下,市場買盤並不積極。對於多方而言,年後首週的週K線低點17712點必須力守,同時要盡快越過2/10日高點18338點,試圖走出N字突破;否則整理期會拉長,行情恐要拖到3月中旬才會發動,在此之前,行情以個股表現為先。
之前提到著眼於電子淡季效應,部分資金轉往運輸股點火,當中的航空股,不僅擁有海轉空的運輸需求,同時也有客運業務可望迎來復甦的轉機,如華航及長榮航等後續的想像空間將優於貨櫃航運股,而如今長榮航已率先創下新高。至於多次提到的電動車、元宇宙等族群,由於前景看好,資金認同度相對較高,相關供應鏈今年至今多有一波攻勢。如IC設計的創惟、群聯、智原、世芯-KY,車電概念的怡利電、華晶科、強茂、宏致,IC通路的文曄、華立,伺服器的奇鋐、雙鴻等,這些股票因有新的買盤進駐,將其納入新的年度投資組合,建立了一定數量的持股,故普遍有多方型態,後續這些股票在拉回過程,可望有先前錯過的場外買盤進場,值得進一步留意。
(本文作者為摩爾投顧分析師蔡正華)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也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自行審慎判斷評估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