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雙雄長榮(2603)、陽明(2609)元月營收繳出亮眼成績,具基本面優勢。法人認為,因應氣候變遷及零碳趨勢,航運陸續淘汰傳統貨輪,運價預料將維持高檔,目前全球貨櫃船運淡季不淡,看好今年台灣航運獲利表現將優於去年。
長榮元月營收568億元,月增8.8%,營收達成率38%,預估將是首季高點,2、3月因農曆年後運送量較少而下滑。根據馬士基預期,目前供應鏈不順暢到第二季,下半年有望初步常態化,但美西港口工人若罷工,屆時對供應鏈仍將有所干擾。展望後市,研判運價即便未持續大漲,但只要維持高檔整理,加上新船隊加入,長榮上半年獲利可望延續去年高水準。
受惠農曆年前出貨旺季加持,帶動運價上漲,陽明1月營收達355.9億元,月增1.38億元,且與去年同期相比,因市場供需缺口擴大,平均運價較佳,單月營收年增率達74.07%,已連20個月改寫新高。
法人指出,美西塞港問題難解,加上疫情復發壓力,實質艙位供給減少,海運已無明顯淡旺季,在三大關鍵支撐下,今年海運供應鏈問題持續,成運價維持高檔主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