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去年預測今年國際油價平均每桶70.9美元,由於地緣政治升溫,日前調高為每桶83.6美元,並於2月下旬上修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原先預測的1.61%上修至1.93%;如今俄烏戰爭開打,短時間內沒有結束的跡象,油價來到130美元,貴金屬、穀物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升,這是主計總處上次預測時始料未及的情況,學者認為,若高油價維持一段時間,全年CPI就面臨上修壓力。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俄烏戰火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解套是遙遙無期,油價大漲讓全球通膨難以掌握;地緣政治下的通膨屬於「成本面」大漲,將會壓縮企業獲利、薪資成長不如預期、進而抑制民間消費,導致廠商投資面信心脆弱等,經濟會陷入惡性循環。

邱達生解釋,健康的通貨膨脹如溫水煮青蛙,經濟成長帶動加薪、拉抬需求,物價上漲下配合經濟結構的調整,讓景氣呈現良性循環;這次油價飆漲這麼快速,邱達生表示,股匯雙殺就是反映投資人的恐懼,國際資金逃往美元、日圓以及黃金等資產避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俄羅斯加大對於烏克蘭的攻擊力道,在美歐國家對俄羅斯祭出經濟制裁下,原油與金屬等商品價格大漲,也壓抑新興市場的股市表現;俄股暫停交易,同在風暴核心的東歐市場股匯重挫,亞股上週多數收黑,商品價格上漲則拉抬拉美市場股匯齊揚;統計近1週外資於亞洲股市賣多買少,主要賣超台灣與印度股市41億及25億美元,南韓與越南股市亦遭賣超6.5億及0.5億美元。

#上修 #美元 #學者 #CPI #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