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務院新聞辦今(16日)舉行「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記者會,針對近來諸多外資研究機構對大陸今年5.5%的GDP增速均不看好,普遍認為今年大陸GDP增速只會在4.2%-4.8%,對此,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回應,大陸今年以來有很多的因素超出了預期,經濟運行確實面臨很多困難,但這些困難都是短期的、暫時的,從全年發展來看,大陸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還有不少有利條件。

針對外界質疑大陸今年GDP增速不如預期,付凌暉表示,對於大陸的經濟走勢,各方面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今年以來有很多的因素超出了預期,經濟運行確實面臨很多困難,但是也要看到這些困難都是短期的、暫時的,從全年發展來看,大陸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還有不少有利條件。

付凌暉指,從當前來看,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復工復產效果逐步顯現。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3月份以來,大陸經受住了武漢保衛戰以來最為嚴峻的防控考驗,4月中下旬以來,疫情形勢總體上呈下降態勢。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部分地區,復工復產也是有序推進。根據有關資訊,目前上海9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經復工企業佔比接近50%。從5月以來的情況看,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貨運物流持續恢復,全大陸發電量等一些實物量指標也在改善。

二是投資穩增長作用將繼續發揮,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投資支撐有力。今年以來,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快,可用於基礎設施投資的財政資金較為充足。投資到位資金中,大陸政府預算資金增速保持較快增長,有利於基礎設施投資穩定增長。同時,受疫情影響,一些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加,但是各地區各部門落實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政策,大力推動重大製造業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也有利於增強企業發展信心,製造業投資增長仍有支撐。1至4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2%,快於全部投資增長。

三是消費有望逐步恢復,線上消費和升級類消費仍會成為消費的重要支撐。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雖然出現下降,但是隨著疫情影響逐步得到控制,消費恢復步伐會加快。從兩年來疫情發生以來的經驗看,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常生活秩序得到恢復,被壓抑的消費需求會得到較快釋放。下個階段,援企穩崗力度加大,就業基本盤總體穩定,有利於保障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能力。受益於資訊技術發展,一些傳統接觸型消費加快向線上轉移,居民消費升級態勢仍然會持續,有利於支持消費增長。

四是出口雖然面臨一定壓力,但是持續增長有利條件仍然較多。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全球疫情和地緣政治衝突交織疊加,主要經濟體政策收緊步伐加快,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在加大。4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1月份的4.4%下調到3.6%。同時,國外生產供給逐步增加,加大大陸出口競爭壓力。儘管如此,大陸工業體系完備,製造業供給能力強,能夠較快適應外部需求變化,加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加強與貿易夥伴互利合作,推動自貿區建設,都有利於擴大出口。今年是RCEP落地實施的第一年,穩外貿政策會持續顯效。1-4月份,大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15.4%。

付凌暉表示,總體來看,疫情擾動不會改變大陸經濟平穩運行趨勢,也不會改變大陸經濟韌性足、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在各項政策支持下,大陸國民經濟將會加快恢復,實現企穩回升。

#經濟 #外資 #困難 #大陸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