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社30日最新數據,從2022年到現在,亞洲的科技類股儼然成為外資提款機,包括台灣、韓國以及印度市場已被大幅賣超共630億美元左右。台灣的台股,韓國的KOSPI以及印度的SENSEX指數中,科技族群比重都要比具有指標意義的MSCI亞太指數要高出不少。
其中,又以台北股市最慘,2022年迄今已被外資無情提走高達281億美元。不過,由於看好台股表現,外資在上周也一度出現兩個月以來最大買超金額。根據統計,台股中的半導體就是外資主要賣超的狙擊對象之一。
從2021下半年迄今,各國力抗大漲通膨,紛紛祭出升息手段以對,導致企業融資成本大增。另外,俄烏大戰持續,也讓具有風險的資產商品頓時變成燙手山芋。在外資相繼棄守之下,亞洲股市中,以科技族群為主的首當其衝,其中,台灣是受傷最重的。
根據彭博社30日最新數據,從2022年到現在,亞洲的科技類股儼然成為外資提款機,包括台灣、韓國以及印度市場已被大幅賣超共630億美元左右。台灣的台股,韓國的KOSPI以及印度的SENSEX指數中,科技族群比重都要比具有指標意義的MSCI亞太指數要高出不少。
其中,又以台北股市最慘,2022年迄今已被外資無情提走高達281億美元。不過,由於看好台股表現,外資在上周也一度出現兩個月以來最大買超金額。根據統計,台股中的半導體就是外資主要賣超的狙擊對象之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