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昨(1日)晚間宣布,台灣與美國將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表示,代表台美更進一步貿易往來,是走向雙邊貿易協定(BTA)的必要過程。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也表示,希望能加快簽定BTA深化兩國關係。

鄭運鵬今(2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很高興看到台美雙方在對等條件下「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無論對兩國關係或台灣出口、進口及國際能見度,「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他說,從2020年9月1日,經濟部長王美花、駐美大使蕭美琴與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舉行線上座談會,由傳統基金會主辦,此外,2020年9月17日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訪台,2020年11月20日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談也展開,這三個重要里程碑是美國總統川普時期。

再者,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國民黨一直說民進黨賭錯邊,台美關係會不好,但是拜登總統上任後,與台灣的貿易關係也延續下來,甚至進度更密集;2021年3月3日,美國暫行國家安全指南「我們將根據美國的長期承諾,支持台灣這個領先的民主政體和關鍵經濟與安全夥伴」,這是指標性的內容。

鄭運鵬表示,這個倡議不用簽署任何協定,代表雙方政府願意進一步溝通交流,在貿易上有信任與往來。拜登總統上任後,就宣布不會再跟任何國家簽訂雙邊貿易,要處理的是全球戰略架構,但對台灣的確有實質進度,比川普時期有更密切的往來,樂觀其成,包含後續排除雙邊貿易障礙及相關具體成果。

他說,印太經濟架構(IPEF)是美國持續一段時間的談判,台灣本來就不在發起國,其中的印度在俄烏戰爭的立場跟美國及其他盟友不同,台灣要不要加入,美國也會考量其他成員國的狀況,在可行的狀況下,相信這些國家也願意跟台灣更進一步往來。

鄭運鵬提及,若在一個沒有準備好的狀況下貿然提出單方面需求,對台灣加入不見得有利,不會把貿易倡議當成補償,而是台美更進一步貿易往來,是走向雙邊貿易協定(BTA)的必要過程,不見得要跟印太經濟價格連結,這兩個是不同的架構。

此外,鄭運鵬也說,政委鄧振中也說等這樣的倡議等了30年,鄧是台灣高階文官負責國際談判,他都等了30年,代表台灣經歷多次政黨輪替,以前沒有這樣的進展,他也了解台美間的貿易往來,由他的內心話可以見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是一個很重要的開始,若沒有這一步倡議,後面也不用談了;這是官方對官方而且是對等的,而且是好的開始。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表示,代表台灣經濟架構的重要位置,對台灣是非常有幫助的。許智傑表示,要給予大拇指肯定!希望能加快簽定BTA深化兩國關係,未來更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國家跟台灣簽署雙邊協定。

許智傑說,此次BTA不是未納入首輪印太經濟架構的補償,BTA反倒是加入CPTTP跟IPEF的基礎,未來循序漸進、一步一腳印,朝向加入國際組織為目標繼續前進。

#BTA #台灣 #美國 #鄭運鵬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