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大保險公司看準疫情商機,從去年開始推出防疫保單賣了數百萬張,但本土疫情今年大爆發,業者沒有預料到台灣政府會轉向與新冠病毒共存,在龐大的理賠金額壓力下只好紛紛停賣部分產品和不續保。防疫保單亂象如今登上外媒被探討,報導指出,台灣保險公司誤判疫情風險,更稱防疫保單有如一場賭博,而非一種保險產品。
《華爾街日報》以「台灣保險公司誤判疫情風險代價不菲,防疫保單如同一場賭博」為標題撰文指出,台灣先前因實施嚴格管制邊境以及追蹤接觸者等,單日確診數遠低於世界其他地方,2020年台灣有多達200多天的本土零新增確診,2021年爆發新一波疫情也迅速得到控制。
而台灣保險業者看到其中商機,因為根據過去的防疫政策,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必須隔離至少兩周,業者因此推出一系列防疫保單,理賠金額約從340美元至3400美元不等(折合約1萬至約10萬新台幣)。
報導稱,台灣保險公司原本以為能大賺一筆,然而隨著今年疫情擴散,台灣走向與病毒共存,「這些公司正面臨大量理賠求償,損失不斷增加,甚至引發大眾不滿」。根據統計,台灣迄今消費者已提出近27萬件理賠申請,求償金額相當於3.57億美元,且申請理賠件數可能繼續增加。南佛羅里達大學風險管理和保險課程教授Po-Lin Wang指出:「防疫保單更像是一場賭博,而非一種保險產品。」
防疫保單之亂除了發生在台灣外,亞洲其他國家包含日本、泰國都出現類似情況,在大陸銷售「隔離險」的業者紛紛停賣這些產品,日本業者則緊急下架防疫保單,調整費率才重新上架,甚至有保險公司限縮投保職業,泰國則有業者因此倒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