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金管會今年為第4度辦理公平待客評核,共有上海、土銀2家銀行及中壽、國泰2家壽險連4年躋身前25%之列,而辦理2次評核的綜合券商及期貨業者,則有永全、北城2家專專營券商及國泰、兆豐2家期貨業者進入前25%。

金管會每年進行公平待客書面審核的對象略有差異,2020年為35家銀行、30家專營券商、14家期貨商、22家壽險、19家產險業,去年為35家銀行、30家綜合券商、22家壽險及19家產險業,今年則選擇35家銀行、29家專營券商、14家期貨、22家壽險及19家產險業。

此次表揚自排名前20%擴大至前25%,包括三信、上海、玉山、合庫、星展、匯豐、遠東、土銀及一銀等9家銀行,日進、中農、永全、北城、台灣匯立、法銀巴黎、盈溢、遠智等8家券商,元大、元富、兆豐、國泰等4家期貨,中國、全球、南山、保誠、國泰、新光等6家壽險,以及明台、南山、華南、AIG及台產等5家產險業者。

金管會法律事務處長徐萃文表示,金融業整體表現普遍呈現進步,包括優化補強及創意措施。評核過程中亦發現許多金融業董事成員會就優先處理高齡或特殊弱勢族群申訴案件、設立員工公平待客創意發想箱等理念,在董事會提出建議並落實管考。

徐萃文進一步指出,公平待客原則中,「注意與忠實義務」或「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仍有較大改善空間,除了建議業者法遵及內稽單位加強檢測,也強調將加強日常監理,促請業者強化董事會實質參與公平待客運作機制的深度與廣度。

金管會點出的較常見缺失,包括仍有銀行理財專員挪用客戶款項、證券商代客戶保管存摺或決定買賣交易價格、期貨商疏於公平待客之內稽內控作業、壽險公司支付不合宜之保戶轉換投資標的佣金、產險公司未確實建立報酬給付控管機制等。

展望後市,金管會將持續滾動檢討,去年底公布的修正評核重點,包括受評核銀行增加2家純網銀、實收資本額達100億元的大型綜合券商明年起每年均納入評核,以及新增「友善服務原則」、「落實誠信經營原則」等,鼓勵金融業者積極因應、與時俱進。

#評核 #公平待客 #金管會 #家銀行 #家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