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報導,今年清華錄取3700餘名大學部新生中,大陸學生3400餘人,來自大陸31個省分1000多所中學;港澳台學生80餘人;國際學生約200人,來自全球約33個國家和地區。新生男女比例略超過2:1。新生中,少數民族占比約17%,包括滿族、蒙古族、土家族、仡佬族、彝族、苗族、壯族、哈薩克族、布依族、錫伯族等26個少數民族。
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7年12月25日,通過高考招生被機械、航空與動力類錄取。新生中共有1對雙胞胎,來自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哥哥曹業淳通過高考招生被電子資訊類錄取,弟弟曹業涵通過「強基計畫」被探微書院錄取。
今年,清華「強基計畫」共有1萬6000餘人報名,最終共有922人被錄取至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個「強基計畫」書院。
清華大學部招生辦公室主任陳啟鑫說明,學科奧賽保送方面,2021-2022年度,大陸全國260名集訓隊選手超過半數選擇清華,經過集訓隊選拔後,2022年代表中國出征全球學科競賽的23名隊員中,有13位選手保送至清華。
今年,清華馬克思主義學院正式啟動大學部招生,共有22名學子通過提前批次招生將入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同時,今年清華成立的首個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書院「為先書院」,共招錄了122名學子。另外,今年清華全新升級後的臨床醫學八年制「卓越醫師-科學家」項目,最終共招收了67名有志成為「具有高度人文情懷的頂尖醫師-科學家」的學生。
此外,今年清華繼續為來自農村及專項計畫實施區域的自強學子創造求學機會,錄取國家專項計畫及自強計畫學生共440人,超額42%完成招生計畫。
澎湃新聞報導,清華迎新現場有鮮紅色拱門寫著「熱烈歡迎新同學」,迎新志工高舉各學院指示牌引導新鮮人,憨態可掬的吉祥物揮舞著歡迎的雙手。新生在引導下簽到、領取學生卡、確認入學資訊、領取資料,有序完成報到。
據悉,強基計畫全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是大陸2020年開展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改革工作,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數學、物理學、化學、資訊科學、生物學及歷史學、哲學、古文字學等)拔尖的學生。在36所一流大學建設A類大學實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