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南方近日氣溫下降、上游旱情趨緩,加上正值大潮汛,上海的河湖水位有所回升。陸媒報導,目前上海全市14個水利控制片都處於正常水位,生態用水、灌溉用水、航運需求能夠基本得到保證。
澎湃新聞報導,8月1日以來,上海全市高溫日多達22天,累計降水量68.5公厘,比多年同期154.2公厘偏少近6成,疊加長江中下游地區普遍持續高溫乾旱,長江和太湖來水減少,黃浦江幹流、長江口潮位為近20年同期最低,以吳淞口站為例,平均高潮位和低潮位分別是3.41公尺、1.11公尺,比歷史同期(2000-2021年)分別低30公分和18公分,最低潮位僅為0.54公尺。
為確保內河水位,上海水務部門加強全市水閘引排水調度,採取漲潮時增加引水,落潮時關閘減少排水等措施。據統計,8月1日以來,全市水利片周邊170餘座水閘引水2092閘次,累計9621小時,排水1979閘次、累計1萬1615小時,較去年同期引水增加20%、排水減少10%左右。
目前,全市14個水利控制片都處於正常水位,生態用水、灌溉用水、航運需求能夠基本得到保證。據介紹,全市27座主要通航船閘自8月以來,通航總量為2.91萬艘次,與去年同期的2.95萬艘次基本保持持平。
近日,隨著上海氣溫下降、上游旱情趨緩,加上大潮汛帶來的外河潮位升高,將進一步減緩相關船閘的通航壓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