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移轉訂價為稅局認定企業運用不合理的價格把本國利潤移轉到低稅率國家,藉此達到避稅目的,像是母公司在台灣、子公司在租稅天堂地區開曼等,企業可能會以關係交易如母公司刻意從子公司進口高於行情價的原物料,把利潤分到子公司,以此躲避稅負。
然而,多數企業採多層架構或與其他企業聯手持股海外子公司,其查核難度相當高。為提升企業法遵程度,台灣自2017年因應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反避稅計畫,實施三層文件機制(國別報告、集團主檔和本地事業報告),依企業提交的近三年國別報告交叉檢視。
不過,台商在日本可適用台日租稅協定,台日租稅協定自2017年起生效以來,企業可以透過適用租稅協定享有互利互惠之租稅便利,但雙方預先訂價協議因涉及兩個租稅管轄區,涉及移轉訂價利潤配置時,當一端利潤增加勢必降低另一端之利潤,導致台日雙方主管機關在審視其申請時,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成共識。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有實際申請案例終於完成協商,開始進行雙邊預先訂價協議的簽署。張宗銘指出,近期的實際成功案例可以幫助企業加速申請進度,不論是申請資料的準備或是偕同稅務機關的協商程序將有案例經驗可參考遵循。
另台商在陸方面,因大陸國家稅務總局自2021年9月1日公告施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單邊預約定價安排適用簡易程序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24號公告」)之申請適用狀況,簡化申請流程以及明確受理和協商期限。
近期勤業眾信也發現,部分中國大陸稅務機關在稅務查核期間,會先行檢視企業是否符合申請24號公告條件,並積極要求企業能夠申請24號文的預約定價安排,因此跨國企業可思考為了未來的稅務穩定性及減少面對稅局的稽徵壓力與時間成本,進一步評估其可行性。
在印度而言,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副總經理周宗慶指出,印度預先訂價協議近期亦為熱門的詢問點,主要的起因是因為印度關係企業營運規模逐年擴充因而增加當地稅局查核之機會,另因當地稅務環境較為複雜,通常較佳的保護措施則是申請預先訂價協定。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稅局有豐富的單邊或雙邊預先訂價協議審查經驗,非常歡迎外商進行申請。
至於歐美方面,歐美國家則是預先訂價協議發展非常成熟的地區,隨著供應鏈調整產生之移轉訂價議題,若交易金額重大或有發生當地查核之情況,預先訂價協議將會是有效的預防利器。
此外,台商重要的營運據點東南亞,包括越南與印尼等在內,近年才逐漸增修移轉訂價法規,尚可觀察預先訂價協議使用情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