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首先指出,該報告中並未認為資產重分類是監理寬容,僅提及資產重分類措施對這些公司發放股利的能力發放有限。他表示,資產重分類是一個「會計處理」、並非是監理寬容措施。
二來、報告中提及,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壽險業的RBC將會快速下滑,主因來自二大原因:股市修正、國外信用風險攀升。
張玉煇強調,RBC制度在2019年就有實施股票逆景氣循環機制,當股票熱絡時風險係數提高,市場反轉時、風險係數降低,這部分可以平穩保險業資本需求,維持金融市場安定。
其次,RBC壓力來自海外債信用風險攀升部分,張玉煇澄清,這個現在並沒有發生。保險業持有非投資等級債券佔比很低,且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俄羅斯公債信評取消不屬於投資等級,因此實際持有非投資級債的部位更低,這部分風險屬於可控的。
至於外界擔心一些國家債務信用問題,但張玉煇表示,對於這些高債務國家部位保險局已一一清查過,台灣保險業都沒投資,因此信用風險攀升,並不會對壽險業RBC造成壓力。
張玉煇強調,金管會將會持續關注國內市場和保險業財務狀況。
基於市場波動加劇、防疫險理賠金額上升、資產重分類、增資稀釋等四大風險,摩根大通證券看空旗下有保險業的金控股,將國泰金、新光金、開發金與富邦金目標價大砍近五成至近二成,投資評等除了富邦金維持中立,國泰金與新光金由「中立」下修至「劣於大盤」,開發金由「優於大盤」下調至「中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