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英國今日正式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未來將就數位貿易、投資、再生能源與淨零碳排等三項議題展開談判。行政院政委、經貿辦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我國是英國首個完成簽署ETP的國家,且此協議是「活的」,未來擬新增貿易便捷化、反貪腐、國內服務業管理、旅遊業等議題,但不設談判期程,只求盡快。
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完成簽署首批協定,及台灣預計年底與加拿大簽署「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後,台英預計以今日簽署的ETP作為談判架構,除三大優先議題外,並保留彈性擴充空間,鄧振中說明,此協議架構就如WTO協定,簽完後還會發展許多附件,從基礎向上新增題目,最終構成完整的國際協定。
鄧振中說明,今日簽署完畢後,將立刻展開三大優先議題談判,我方會做好充分準備,當前規畫是三個題目一起談,讓各單位進度一致,但個別議題將分別簽署不同協議。未來有望擴充的領域,方向和國際關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類似,如貿易便捷化、反貪腐、國內服務業管理等,也會與企業界討論相關題目,再與英方商量。
談及談判進度目標,鄧振中說,還是要看實質談判內容,例如數位貿易領域不涉及很大的衝突性,但投資部分就很廣,並非只限定在保障層面,現在沒辦法預期何時能完成,只能盡快,趁國際關係有利的條件下盡快進行,「希望這個樹繼續長,變成很大的樹」,盼藉此建立良好且有體系的台英關係,給其他國參考。
媒體問及,相較投資、再生能源,數位貿易外界較為陌生,是否有實質談判內容?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補充,歐洲在數位科技管理上,注重公平競爭和消費者保護跟,可望觸及無紙化、快速通關及消除貿易障礙等,電子簽章也有望涵蓋在此。
至於是否尚有其他國家正在商討其他貿易議題,鄧振中態度保守,他說,只要在經貿辦這個招牌之下,不會停止與國外接觸,「有機會就去挖、有機會就去推」,但重點在於每個國家模式不一樣,方式很難一體適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