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海山港路串聯香山車站、那魯灣公園及海山漁港等竹市香山區重要節點,過去因道路寬度不足,時常發生人車爭道問題,市府推動海山港路人行環境改善工程,透過海水川溪既有水防道路及上方空間增設附掛式棧道,有效執行人車分流,並提升步行環境,21日正式完工啟用。
新竹市長高虹安指出,海山漁港擁有豐富的觀光產業與文化聚落,周邊海山港路作為海水川溪的水防道路,但道路寬度不足6公尺,過去行人與自行車騎士前往海山漁港、17公里自行車道時,常與汽車爭道。
這次改善工程自中華路五段起至海山漁港,沿海水川溪建置2公尺附掛型人行步道、新設座椅,並與既有水防道路串聯,全長約700公尺,並在一側的水防道路設置禁止汽、機車進入牌面,有效執行人車分流。
市府交通處指出,人行道完工後,不僅解決人車衝突,更成為串聯香山車站、那魯灣文化、海山漁港的重要廊道,為確保夜間安全,沿棧道同步增設條燈,增加夜間照明,此外,市府也協調交通部公路局同意拆除部分護欄,增設通道與那魯灣公園、既有人行道串聯,讓行人不用再繞至那魯灣街進入公園。
交通處表示,此次新設的附掛棧道,臨近民眾住家圍牆,考量整體環境,市府積極與沿線居民溝通,同時也提醒市民朋友,考量該段附掛棧道寬度僅2公尺,行經棧道的自行車請下車牽行,以維護行人安全。
市府表示,接下來也將將跨局處協力合作,規畫海山漁港與那魯灣聚落等觀光行程,不僅促進地方創生再造發展、文化傳承,更能將竹市香山區優質的觀光景點推廣至全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