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預計5月展出曾侯乙編鐘複製品而引起「雙標」爭議,院長蕭宗煌7日赴立院教文會備詢時指出,此為教育推廣活動而非展覽,展現中國古代銅器在祭器、禮器、食器外,青銅器作為樂器的示範。
蕭宗煌指出,該編鐘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1997年所購,因樂器形制很大,放在庫房有些可惜,因此策略上是到各地展示,也已於中山堂、國父紀念館等場館展出,並透過表演讓民眾知道銅器在音樂上的運用。
此外,規畫上該編鐘於故宮南院的擺放位置也不在文物展示區,而是在2樓大廳的角落,「腹地較大,示範演出時也較不會影響參觀動線」蕭宗煌也指出,故宮依博物館倫理和慣例,教育展示品都會標示清楚,但不至於複製品就不能展示,「否則全世界博物館的恐龍都要被拿掉,因為都是複製品」,做法上會將文物真品、教育展示品都會標示清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