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於10多年前出現白髮而開始染髮,平均每年要染上2次。然而,就在半年前,頭皮上的「胎記」突然出現刺痛感,自行買藥來擦仍未見好轉,無奈下只好就醫求診。怎料檢查後發現,此胎記其實是先天性的皮脂腺痣,在反覆刺激下出現了癌變,推測是長期染髮刺激皮膚所致。
綜合陸媒報導指出,此名女子頭皮上天生有塊胎記,染髮10多年來從未感到不適,但就在近半年左右,突感覺該處有些刺痛,原以為傷勢只是一般破皮,就自行買藥來擦,但2個月過去傷口仍未癒合,於是就醫進一步檢查。
經醫師查後,結果證實是基底細胞癌,而該女子所謂的胎記,其實是先天性的皮脂腺痣,在反覆刺激下出現了癌變,推測是長期染髮刺激皮膚所致,最終需手術進行腫瘤切除。
藉此個案,醫師也提醒,染髮劑中含有對苯二胺、氨、過氧化氫、芳香烴、合成色素等可能致癌的物質,染髮過程可能會吸收微量成分,務必要多加留意。
另外,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先前提到,染髮產品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對頭髮造成損害、加速白髮生長。因此,應盡量延長染髮的間隔時間,且選擇無氨或低氨的染髮產品,以減少對頭皮的損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