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昨公布,取自寶林茶室A13店的35件食材檢體,包括醬料等,均未驗出米酵菌酸,但台北市衛生局1日指出,將取出4件環境及生物檢體,送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檢驗。
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1日在記者會中指出,衛生局曾在3月24、25日到店採取砧板、2項刀具及廚師手部檢體,已送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檢驗,但因為是臨時安排,無法承諾結果何時出爐,但相信台大會最優先、最快速件處理。
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副教授翁德怡說明,因為是檢驗環境檢體,可預測屆時驗出的毒素濃度會低許多,故研究所將增加檢體濃度,並透過「降低定量極限」的方式,檢測環境中是否存在米酵菌酸及釐清來源。
她解釋,如果將「定量極限」設定為10,實際檢出濃度卻是8,會被認定未檢出,因此,將降低「定量極限」數值,讓檢驗方法更精進,屆時便能給予民眾最肯定的檢驗結果,避免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未檢出,換至其他研究所卻檢出的情況發生。
翁德怡強調「食緊挵破碗」,檢驗正確比速度更重要,不論是增加檢體濃度或精進研究方式,都需要時間處理,目前無法對外說明檢驗結果何時才出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