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總會今天在南美館1館發表《匠人魂》「手作記憶的黑糖」影片。(曹婷婷攝)
中華文化總會今天在南美館1館發表《匠人魂》「手作記憶的黑糖」影片。(曹婷婷攝)

張錫斌、張玥騰父子檔在台南市南化關山從事手工柴燒黑糖,重拾老一輩記憶中黑糖滋味,更打響在地品牌名號,中華文化總會以「手作記憶的黑糖」為題拍攝「匠人魂」。張玥騰吐露,一路走來,他認為最難的是,把種甘蔗、製作黑糖這些很難拿上檯面的事情,一做就是20年,時常問自己為什麼?但客人一句「謝謝你辛苦製糖」,一切都值得了。

中華文化總會最新一集《匠人魂》「手作記憶的黑糖」,拍攝團隊前進台南關山南化水庫,記錄張錫斌、張玥騰兩代製糖師,傳承古法熬製手工柴燒黑糖的故事,以及堅持對土地的愛與辛勤,體現台灣精神,今天在台南市美術館舉行發表會。

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表示,台灣這麼小,憑什麼被全世界看見?就是因為台灣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傳統、自己的職人,「匠人精神」認真為這塊土地打拚,「啥米攏嘸驚」,這也是文化總會致力推動的事。

文化總會自2017年起拍攝《匠人魂》系列影片,至今累計製播49集,向世界傳遞台灣的匠人精神,其中記錄台南的匠人就有4集。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也出席影片發表會現場,他表示,台南是匠人的故鄉,多位人間國寶都出自台南,南化區黑糖產業文化淵遠流長,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對當地經濟發展更是功不可沒,公私協力也會共同保存這些珍貴文化資產。

「相信連賴清德總統也很難戒掉糖!」黃偉哲說,製糖產業在台南發展史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而南化關山不僅有知名芒果,如今在製糖師張錫斌、張玥騰堅持下,更發展出台南糖業另一片天,感謝2人將傳統黑糖製糖文化保留傳承。

張錫斌忙著芒果採收,今天由兒子代表與會。張玥騰說,獲得文總肯定,非常開心,他認為,堅持做手工黑糖,最難的是,承認自己是很小的角色,把種植甘蔗、製作黑糖很難拿上檯面的事情,一做做20年,也曾經自問,「我每天丟柴火、除草為什麼?」但客人的反饋,讓他覺得堅持是值得的。

他分享,早年父親張錫斌靠著「半買半相送」 ,熬過沒沒無人聞問的低谷,而他原本讀體育,一度在台北工作,12年前返家幫忙至今。他說,為求能掌控品質穩定,自家從源頭栽種甘蔗,從種甘蔗到製糖都堅持手工。

張玥騰說,每年12月到隔年3月是製糖期,製糖期更必須從凌晨3點就上工,一路工作到晚上7、8點,過程辛苦,但當聽到前來購買黑糖的民眾,一句「謝謝你辛苦的製糖」,就有動力堅持下去。

#台南 #南化 #關山 #手工柴燒黑糖 #中華文化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