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今年8月8日將滿15年,杉林大愛園區成了當時受災戶居民家園重建的重要基地,不過由於來自各地不同族群的居民,大家相處在同一園區,社區出現各自為政,至今共有18個人民團體,意見難以共融,杉林區公所首推公民審議參與式預算,月底針對住民提案進行投票,讓居民透過用票選達成提案的推動。
88受災戶遷居大愛園區永久屋基地,計有A、B、C、D四區,設置杉林區月眉里,原月眉里1鄰至24鄰約有718戶,戶籍人數1947人,災民遷入有756戶、2140人,集中於月眉里24鄰,月眉里人口遽增為4000多人,加上不同族群聚集一起衍生許多問題,在住民要求下,因此增設「大愛里」。
杉林大愛園區的88災民來自那瑪夏、桃源、六龜、甲仙、茂林等,有客家、閩南、魯凱、排灣、外省,族群分布非常多元,各自有其信仰脈絡,也各有其生活習慣及文化,居民先後成立18個人民團體著手推動園區發展,但由於意見分歧,難以融合達成共識。
杉林區公所為了解決大愛住民難以推動議題的困擾,以10萬元經費首推進行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方式,將透過票選來落實方案執行,目前已將居民最想討論的事情,擬出4大提案,包括家戶門前盆栽如何照顧,共同美化家園環境、請老師指導住民傳承飲食文化、教學手沖咖啡及陶藝、打造大愛貓頭鷹,製作完成後放置大愛路口。
這起大愛園區首場公民審議計畫將於7月20日至23日於大愛園區活動中心進行投票,只要設籍或實際居住杉林區大愛里年滿16歲以上的社區居民都有投票權,希望藉由首場票選決定執行方案,未來能更有效率推動大愛園區發展。
今年2月成立的大愛園區合心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智榮表示,合心成員包含漢人、客家人及原住民,他認為,過去大愛園區事項發展都由總幹事或理事長等少部分人決策,住民往往不清楚及無法參與,如今公民審議投票參與式預算,不僅吸引很多人走出家戶參與,同時更加凝聚社區向心力,最大益處是社區不再意見分歧,能夠真正達成共融的目標。
大愛里里長賴東山說,大愛園區住戶源自於莫拉克風災時受災居民,由於來自各地,不同族群及文化,住民也將大愛視為寄居處,大家努力目標不同,不過今年8月莫拉克風災已滿15年,居民應將園區視為真正的永久家園,大家共同為家園努力,才能創造真正的大愛園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