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證券時報引述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發行放映機制的僵化、優質內容供應的缺乏、短劇短影音的分流等,導致今年偏冷的市場局面。而上游內容投資的嚴重不足,更可能影響電影市場未來的健康發展。
報導引述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常務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劉正山表示,大陸電影首先面臨供給上的問題,同時掌握藝術創作規律和電影市場規律的創作人才較為缺乏,導致市場上「適銷對路」的電影有效供給不足。第二是市場結構性問題,大一統發行體制未得到根本改變,分線發行未能走上正軌,導致觀眾在特定時期選擇的觀影範圍小,同時銀幕利用率很低。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陸電影內容生產存在明顯的資金困局。知名電影研究機構拓普數據CEO程飛指,今年票房的大幅下滑,本質原因是市場缺乏優質大體量影片支撐。無論今年還是去年,市場供片仍處於清庫存階段。而疫情以來,電影投資風險的不確定性使業外資本投資愈來愈謹慎,導致上游缺乏充足的金融支持用於推動高質量、大製作內容生產。
程飛認為,當務之急需要從源頭上解決優質內容供給匱乏的問題。投拍資金方面,可以積極與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建立連結,強化對電影行業的信心,引入金融支持;人才培養方面,要建立健全電影人才培養政策舉措,特別是加強對年輕創制人才的大力支持;內容生產方面,要加強用戶導向意識,強化對觀眾和市場的洞察,以數據驅動內容生產決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