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否可以談戀愛,各界常有討論,教團為此進行民調並發現,近7成民眾不同意學校禁止高中以下學生談戀愛,但多數民眾對青少年面臨人際挫折的情緒管理能力沒信心,也擔心網路交友會產生感情問題,認為將情感教育列入必修課程,是學校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14)日舉行記者會,公布「青少年情感教育」民意調查結果。調查期間為2024年7月15日至8月15日。調查方法使用本基金會委託研發之網路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18歲以上國民,有效樣本共計1萬3191 人。

依照調查結果, 68%的民眾不同意學校禁止高中以下學生談戀愛。不過,眾所皆知談戀愛難免遭遇挫折,78.6%的民眾認為,青少年面對人際挫折或關係不順利時的情緒管理能力不佳。另外, 81.4%的民眾擔心網路交友會產生感情問題。

至於與家長還有老師之間的關係,調查結果顯示,74.2%的受訪者認為青少年與家人的關係不好,75.4%認為青少年與師長的關係不好。

根據調查數據, 44.4%的民眾認為,青少年陷入情感挫折時,最重要的支援是家人的接納陪伴,高過朋友支持鼓勵(33%)及師長引導支援(19.6%)。 但有 75.3%民眾認為,家長處理青少年情感問題能力不佳,50.4%民眾支 持學校利用親職教育時間,為家長開設青少年情感教育講座。

同時,有79.1%的民眾表示,在個人成長過程,曾被排擠或孤立。60.5%民眾認為,將情感教育列入必修課程.是學校推動情感教育更有效的方法。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田秀蘭表示,民眾普遍認為情感教育最重要的依舊是溝通表達議題,其次才是情緒的管理以及挫折處理及戀愛的 議題。目前高中有自主學習項目,教師也有機會開選修課程,情緒教育不妨從選修課程開始,或是融入相關課程,再逐漸編入必修教材。

田秀蘭也說,人們經常想要追求自由,但要提醒現在的年輕孩子們,自由與責任是綁在一起的。學會及早辨識並管理自己的情緒,會是一生受用的資產。而成功的情緒教育,也可以催化我們的品德態度,塑造正向的人格特質及和諧的校園與社區氛圍。

#高中生 #戀愛 #黃昆輝 #民調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