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政府交通局25日指出,今年1至6月台南市交通事故30日死亡人數128人,較去年同期減少20人,減幅13.5%;今年截至9月15日的A1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10人,也較去年同期減少15人,減幅12%,並優於全台事故降幅。不過,市長黃偉哲也要求,針對機車、高齡者、行人及大型車涉入事故等重點族群,應持續加強防制工作。
台南市上周於路口發生2起直行與右轉車輛A1事故,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說,根據道安規則無論道路最外側採混合車道或慢車道型式,右轉車輛都需提早靠右行駛,因此台南市既有道路的配置,通常會因地制宜畫設1.5米至2.5米的機慢車優先道,對於台南民眾騎乘機車人數眾多,確實發揮機車行車順暢及降低汽車爭道風險等效果。
王銘德還說,近年交通局還依地區道路行車需求,調整多處車道配置,將機慢優先車道調整為右轉或直右共用的混合車道,後續還將持續評估處理。
王銘德認為,市府團隊今年度運用大數據分析掌握交通事故特性,分析事故主因、族群、熱時熱區,並採交通3E策略,以工程、教育、執法為基礎,多管齊下推動各項精進作為,持續擴大交通事故的防制力道,經過上半年的努力,截至9月中旬統計,A1及30日死亡事故的降幅均達1成以上,優於全台事故降幅;1至7月事故受傷人數也較去年同期減少614人,暑期期間雖有微幅增加,但整體而言仍逐步趨緩。
王銘德進一步指出,今年上半年A1交通事故中,以高齡者事故、涉及大型車事故及機車自撞事故比例較高,都是年度重點防制族群對象;市府道安團隊除於事故發生後5日內邀集相關單位辦理會勘瞭解事故原因,並檢視道路交通工程及研擬優化方案外,也將持續透過多元管道執行交通安全宣導,並安排勤務提升見警率及落實精準執法。
其中,大型車交通事故往往造成致命死傷,為防制此類事故,道安團隊將持續強化轄內已登記300餘家汽車貨運三業業者源頭管理,並加強事故熱區、工業區周邊路段活動地磅查核勤務及提高執法密度,同時落實用路人大型車行車視野死角與內輪差等重點宣導作業。
至於高齡者事故多發生於行人及使用機車的高齡長輩,市府已持續爭取中央補助「人本交通改善計畫」及「永續提升行人安全計畫」,完善行人空間欠缺或不足等問題,並持續落實道路障礙物排除,盡可能優化行人環境,避免行人暴露於交通事故風險;另還透過路口優化及車道瘦身設計,有效降低轉向車輛速度及縮短行人穿越路口距離,提升路口紓解效率與安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