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認為,碳費制度設計不僅影響產業,更應通盤考量對經濟、社會的衝擊,碳費費率偏高,加上基本工資、電費等成本同步調升,對產業形成沉重負擔。政府在最後決策前,應對個別產業的承受能力及物價上漲的影響,做全盤性的評估。
工總表示,目前碳費規劃並沒有與台版CBAM同步,沒辦法對國外進口高碳排的產品課稅,無異於鼓勵進口國外高碳排產品,不但傷害台灣相關產業,更無助國內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呼籲政府應儘早實施台版CBAM。
碳費結果出爐,工總表示,各產業對碳費的負擔能力差異頗大,且景氣循環及產業執行減量措施需成本投入,應讓企業將資金留作低碳轉型投資,碳費費率不應過高。這次建議費率(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優惠費率A為每公噸50元,優惠費率B每公噸100元)仍然偏高,不利於產業低碳轉型。
工總認為,碳費制度設計不僅影響產業,更應通盤考量對經濟、社會的衝擊,碳費費率偏高,加上基本工資、電費等成本同步調升,對產業形成沉重負擔。政府在最後決策前,應對個別產業的承受能力及物價上漲的影響,做全盤性的評估。
工總表示,目前碳費規劃並沒有與台版CBAM同步,沒辦法對國外進口高碳排的產品課稅,無異於鼓勵進口國外高碳排產品,不但傷害台灣相關產業,更無助國內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呼籲政府應儘早實施台版CBAM。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