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迴藝術季今年共2件作品,其中位於大武鄉大鳥遊憩區海邊的作品《Hamaleng》受海風吹襲,現場解說文字已模糊不清,讓不少遊客直呼「看不懂」。台東縣議員翁麗吟批「有看沒有懂」,認為縣府應加強說明,否則恐讓藝術價值大打折扣,對此,文化處允諾加強標示及維護管理。
翁麗吟說,位於大鳥休憩區的作品,對一般路過遊客而言,僅是1塊「大石頭」,大石頭佇立在海邊是很漂亮,但看不出是何種內涵,想看解說牌,文字已模糊不清。她認為,藝術家的思維與民眾不同,若缺乏清楚解說,將大大降低遊客造訪的意願與對於作品的理解。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長李吉崇回應,該作品是由外籍藝術家與部落創作,靈感來自排灣族神話中的百步蛇與老鷹的變形傳說,源自排灣語中「德高望重的長者」之意,象徵知識與護念,也暗喻從百步蛇轉化為老鷹的神話守護者,靜靜盤旋於天際。
此外,翁麗吟也揭露,位於金峰鄉正興社區的作品《成為山的形狀》環境維護不當的問題。該作品外觀看起來是涼亭,作品周邊卻顯得雜亂,堆積著枯枝和廢棄物,甚至還停放怪手,會讓人誤以為作品仍在施工中,一般遊客看到也不會特別走進去。
李吉崇說,與社區合作維護管理和定期巡視機制,但面對環境雜亂的現況,他承諾將會立即了解狀況,並與鄉公所協調,對場地維護部分進行修正與加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