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於12日發布「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3.0」,新增名人與企業通報機制,並擴大納入地方政府與第三方聯防機構情資來源,強化跨部會與平台API串接,盼讓防詐流程更即時有效。但國教行動聯盟青年認為,現今假訊息充斥,政府做為得具有必要性與前瞻性,並強調青少年詐騙問題嚴重,詐騙通報網若無法進入校園、納入教材,對學生而言就是「不知道、有困難、不會用」。

依警政署統計,2025年1–8月查獲青少年涉詐1萬7942人,其中車手8,336人(46.5%);12–17歲少年中,車手占比高達62.7%。同時,在被害端,2025年第二季少年被害4906人,「詐欺」占25.3%居首。這顯示我國青少年必須從「會辨識」走向「會通報、會復原」的實作訓練。

根據今年1月國教盟青年部發布「2025年台灣青少年最關心的十大議題」問卷調查結果,「從小學會分辨網路資訊、預防詐騙與錯誤訊息」高居第1名,然而國教盟青年部經訪談多位學生卻發現,詐騙通報網設置已超過1年,許多學生卻從未聽過「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也不懂如何實際操作查證,顯示出目前政策推動與學生認知之間的落差。

國教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表示,數發部雖發展防詐平台,但最容易遇到詐騙的學生卻「不知道」、「不用會」,政策宣導並未進入學生族群中是打詐難以落實的最大關鍵。Z世代青少年主要資訊來源並非新聞網站,而是YouTube Shorts、IG Reels與TikTok等短影音,若只靠傳統管道宣導,學生根本接觸不到。

李雨函指出,要讓查證與防詐能力真正進入青少年生活,必須仰賴教育體系的導入與實作,建議數發部與教育部協作,為《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設計青少年友善介面,並納入教育部媒體素養課程指引,讓教師能配合教案實際引導學生操作;同時也建議結合家長會、圖書館與學校網頁,讓學生「看得到、學得會、用得上」。

國教盟青年部強調,如果不能讓學生學會通報、查核、辨識,那麼再好的制度,也只是功虧一簣。這場資訊戰,需要的不只是科技技術的精進,更是對學生族群的教育與陪伴,國教盟青年部懇請政府重視青少年詐騙問題,把「詐騙通報網3.0」帶進教室。

#數發部 #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 #國教盟 #李雨函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