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俞叁發的搜尋結果,共29

  • 基捷二階進市區路線分兩派 台鐵是否與捷運並行待討論

    基捷二階進市區路線分兩派 台鐵是否與捷運並行待討論

    基隆捷運第一階段從台北市南港到基隆市八堵站,但對於基隆捷運怎麼進基隆市區,藍綠兩黨議員各自有不同的立場及想法,惟一的共識是基隆捷運應進到市區,但對於路線各有不同的想法。

  • 謝危機暫解 童子瑋有望挑戰2026

    謝危機暫解 童子瑋有望挑戰2026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投票結果出爐,提前為2026選戰掀起序幕。地方人士分析,謝危機雖然暫時解除,但兩者票數差距小,未來能否順利連任有待觀察。尤其民進黨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動向備受矚目,童13日表示,不同意票比起2年前謝參選市長得票少了1萬770票,原因不在政治,就出在市政,隱約透露童子瑋未來的企圖心。

  • 催不同意罷免票 馬英九第4度「勝利之握」挺謝國樑

    催不同意罷免票 馬英九第4度「勝利之握」挺謝國樑

    罷樑投票在即,前總統馬英九今日晚間第4次至基隆火車站南站聲援基隆市長謝國樑,與基隆市議員俞叁發、宋瑋莉、郭美秀一同問候基隆市民。馬英九表示,罷免早已失去正當性,謝國樑勤政愛民是基隆市民有目共睹的,謝國樑則非常感謝馬英九再來力挺,兩人更再度完成了「勝利四連握」,期望能進一步催出不同意罷免票。

  • 基隆官司連4勝 藍議員:罷免失正當性

    基隆官司連4勝 藍議員:罷免失正當性

     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批基隆市長謝國樑掏空基隆,基隆市國民黨議員21日反駁,謝市府執行的都是議會通過的預算,何來「掏空」一說?議員也強調,隨著市府與NET主富公司對東岸商場的法律訴訟釐清,公民團體提出罷免的訴求也失去了正當性。

  • 林右昌批謝國樑掏空基隆   藍議員:執行都是議會通過的預算

    林右昌批謝國樑掏空基隆 藍議員:執行都是議會通過的預算

    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日前批基隆市長謝國樑掏空基隆,基隆市國民黨籍議員21日表示,謝市府執行的都是議會通過的預算,何來「掏空」一說。另外,也再度強調,隨著市府與NET主富公司相關的法律訴訟釐清,罷團罷免的訴求也就失去了正當性。

  • 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召開表示 法院認證  市府連勝!罷免失去正當性!

    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召開表示 法院認證 市府連勝!罷免失去正當性!

    國民黨基隆市黨部於今(21)日上午十時,召開「法院認證,市府連勝!罷免失去正當性!」記者會,基隆市議員藍敏煌、俞叁發、郭美秀等人針對東岸商場廠商與市府的法律訴訟案迄今,經法院審理判決結果,分別在:6月21日、8月7日、8月13日駁回廠商主張,再加上財政部於8月15日駁回廠商申訴,基隆市政府可說是在法院及行政院財政部認證之下獲得四連勝,這樣的結果等於是對延燒將近九個月的各方爭議做一次清楚的定調:「市府依法行政,合法沒問題!」相對來說,也證明民進黨與罷免團體想藉由操弄「東岸商場OT案」來罷免謝國樑的訴求,完全失去了正當性!

  • 延宕7年 基隆生命典藏館9月開工

    延宕7年 基隆生命典藏館9月開工

     基隆市立納骨塔自2017年便由議員提出改建計畫,2021年市府決定原地重建為「生命典藏館」,但相關工程延宕至今已經7年,終於在今年6月完成工程發包決標,預計今年9月開工,可望於2026年第3季完工後啟用。

  • 延宕7年終於決標 基隆生命典藏館2026可望完工

    延宕7年終於決標 基隆生命典藏館2026可望完工

    自2017年便提出改建的基隆市立納骨塔,2019年市府決定原地重建,但相關的工程延宕至今已經7年,終於在今年6月完成工程的發包決標,若無意外,將自今年9月起開工,可望於2026年第三季完工。

  • 基隆首辦市長盃競技疊杯大賽 老幼普特同場競技

    基隆首辦市長盃競技疊杯大賽 老幼普特同場競技

    基隆市首度辦理市長盃競技疊杯錦標賽,29日在仁愛國小體育館舉行,來自全國10個縣市,且年齡不分老幼,從4歲到84歲近300名選手參賽,相當特別。市長謝國樑表示,感謝中華競技疊杯運動推廣協會多年來的努力,並認為疊杯運動不受環境侷限,是非常適合在基隆推廣的運動賽事。

  • 藍轟林右昌基隆5大爛尾案:介入罷免當遮羞布

    藍轟林右昌基隆5大爛尾案:介入罷免當遮羞布

    國民黨28日召開「留給基隆五大爛尾,林右昌操作罷免轉移焦點?」記者會,桃園市議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執行長凌濤、基隆市議員俞叁發、副發言人康晉瑜等出席,質疑東岸商場爭議中,前基隆市長林右昌帶給大家OT案的新解,其中的「T」,全世界都是「Transfer」,最後財產要回到市府,但林右昌的「T」卻是主富公司「NET」;除東岸商場弊案外,林右昌任內還有另外四大爛尾案,而林右昌積極介入罷免案,就是意圖用罷免當遮羞布,轉移施政爛尾的焦點。

  • 基隆城際轉運站7月啟用 臨停有解

    基隆城際轉運站7月啟用 臨停有解

     基隆市城際轉運站7月1日正式啟用,站體將整合國光客運及港西街周遭的17條國道客運路線、33條市公車及基隆客運路線,但民代憂心站外畫滿紅線,民眾恐因臨停接送「被迫觸法」。市府交通處回應,將畫設民眾臨停接送區及計程車排班區因應。

  • 基隆城際轉運站7月啟用 臨停恐「強迫觸法」盼設接送區

    基隆城際轉運站7月啟用 臨停恐「強迫觸法」盼設接送區

    基隆市城際轉運站於7月1日將正式啟用,使通勤族有更舒適的候車空間,站體將整合國光客運臨時站及港西街周遭的17條國道客運路線,及33條市公車、基隆客運路線。但有民代憂心目前站外都畫滿紅線,民眾有可能「強迫觸法」。基市府交通處回應,第一階段將於站外畫設民眾臨停接送區及計程車排班區,第二階段等國光客運臨時站拆除後,會再有進一步規畫。

  • 工程延宕 基隆田徑場拚明年底啟用

    工程延宕 基隆田徑場拚明年底啟用

     基隆市運動空間不足,市立田徑場工程也還在持續。教育處22日赴市議會報告業務,藍綠議員緊追田徑場建設進度,幾乎天天都有民眾詢問。教育處代理處長楊桂杰表示,田徑場工程進度會適時公告,基市體育場長林柏樹指出,田徑場預計明年9月完工,明年底啟用。

  • 運動空間缺乏 藍綠議員緊追田徑場、大武崙森林公園進度

    運動空間缺乏 藍綠議員緊追田徑場、大武崙森林公園進度

    基隆市多雨地狹,運動空間不足,但基隆市立田徑場工程仍未完工。基隆市教育處22日於市議會業務報告,不分藍綠議員均緊盯田徑場與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的建設進度,表示許多民眾幾乎「天天問」,教育處代理處長楊桂杰表示,田徑場部分建設進度會適時公告給議員和民眾。體育場長林柏樹表示,田徑場預計明年9月完工,森林公園二期工程經費上看3.5億,會再爭取中央經費。

  • 營建成本高漲 基隆捷運總經費暴增396億 上看1100億元

    營建成本高漲 基隆捷運總經費暴增396億 上看1100億元

    基隆市政府交通處15日證實,基隆捷運總經費在今年1月核定後,預估將修正到1093億元,因為相關營建成本高漲,初估暴增近400億元,基隆市要負擔的部分自原先規畫的48億元上升到72.23億元。

  • 基市府將設兒少處 提供一條龍服務

    基市府將設兒少處 提供一條龍服務

     基隆市議會6日開臨時會,市府提出組織改造報告,市長謝國樑表示,市府將增設「兒童及少年事務處」,並將文化局與觀光及城市行銷處合併為「文化觀光局」。謝國樑透露,新任處長應同時具有專業、經驗,最主要對基隆的孩子要有愛心及同理心。

  • 基市將成立兒少處 謝國樑:新處長有愛心同理心很重要

    基市將成立兒少處 謝國樑:新處長有愛心同理心很重要

    基隆市議會6日進行臨時會,基隆市政府進行組織改造的相關報告。基隆市長謝國樑6日表示,市府將會新設「兒童及少年事務處」,並將文化局與觀光及城市行銷處合併為「文化觀光局」。對於新任處長人選,謝國樑透露新任兒少處長應同時具有專業、經驗,最主要對基隆的孩子要有愛心及同理心。

  • 青年電動機車至今僅送出100輛 議員籲基市府條件放寬

    青年電動機車至今僅送出100輛 議員籲基市府條件放寬

    基隆市政府去年10月開放民眾申請青年電動機車,迄今已經超過4個月,但到目前為止市府僅送出100輛電動機車。基隆市長謝國樑5日表示,將於本月底進行檢討,必要時放寬申請門檻。多位市議員也建議市府放寬申請條件,才能讓這項政策廣為市民接受。

  • 地方首長排名竄黑馬!東岸商場爭議衝高謝國樑聲量 學者:提升藍軍士氣助團結

    地方首長排名竄黑馬!東岸商場爭議衝高謝國樑聲量 學者:提升藍軍士氣助團結

    基隆東岸商場產權爭議讓基隆市罕見地在新聞版面上從地方站上了全國性新聞版面,不僅如此,根據《網路溫度計》「地方首長口碑排名」(時間:2023/12/02~2024/02/29 ),過去在地方首長聲量排名上,前幾名通常都是由六都包辦,不過近期排名出現黑馬,基隆市長謝國樑突破重圍進入前六名,還衝上第四位,共累積近16萬筆聲量。台灣師範大學政研所教授曲兆祥認為,謝國樑因為NET事件聲量提高非常多,很多基隆市民也開始關注該事件,提高基隆在全國的關注度。

  • 基隆東岸商場爭議 藍綠互轟圖利

    基隆東岸商場爭議 藍綠互轟圖利

     基隆東岸商場爭議未歇,基隆市議會4日開臨時會,市政討論首案就是東岸商場議題,預期會激烈交鋒,藍綠3日已有火藥味。國民黨議員質疑林右昌市長任內有圖利之嫌,把「OT」案轉為「ROT」案,才有NET主富公司加入,導致後續爭議;民進黨議員則控基市府和微風集團的合約也涉嫌圖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