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己汽車的搜尋結果,共09筆
中國大陸大型車企陸續「出海」,其中泰國被視為東南亞汽車市場的試金石,大陸車企瞄準當地有購買力的高收入階層,正在強化高端路線。日媒分析,全球車企都受到需求低迷的困擾,瞄準「蛋糕有限」的高收入階層錢包,競爭有可能加劇。
日本本田公司宣佈將從2025年1月開始試生産純電動汽車(EV)用的「全固態電池」,這款電池被認為是新一代車用電池的首選,與現有電池相比,續航里程增至2倍,製造成本也將減少25%。本田公司預計在2020年代後半期銷售的新車中開始搭載,將來還考慮搭載於摩托車和飛機。本田同時將推進成本削減,以對抗價格競爭力較高的中國電池企業。
陸媒界面新聞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本周比亞迪已成立前瞻部門,主攻端到端技術落地,該部門負責人為原自研智駕團隊「天璿」帶頭人許淩雲。由於還在起步階段,現團隊人數不到50人。
儘管比亞迪早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品牌,但直到剛剛過去的9月,其產量達到44萬1052輛、銷售量為41萬9426輛,已全部超越多年來穩坐中國最大的上海汽車集團(簡稱上汽)。這不僅標誌著中國汽車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也預示未來市場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品牌實力。
時序進入9月,大陸「造車新勢力」各家車商分別公布8月交車數量,其中小米旗下小米汽車在社交平台發文稱,8月小米SU7交付量超過1萬輛,目前已連續三個月達成破萬交付目標。小米汽車預計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萬輛交付目標。
在全球電動汽車與動力電廠業者加速開發固態電池的激烈競爭下,大陸智己汽車即將在10月量產並推出其第一代光年固態電池,其產品液含量僅10%,屬於半固體電池,電力續航號稱可以超過1000公里。
上汽集團日前在「向新十年」新能源技術發布會上,公布未來三年的全固態電池發展計畫,將在2025年底建成全固態電池產線,並預計到2026年實現電池量產及樣車測試。此外,上汽集團旗下智己汽車計劃在2027年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新車型。
畢馬威(KPMG,台灣稱安侯建業)最新分析顯示,儘管2024年初市場環境迎來挑戰,大陸仍穩佔第一季亞洲十大風險投資交易中其中八席。
小米電動車SU7在大陸夯到爆,有不少車廠伺機蹭熱度,但一個不小心意外翻車!智己汽車昨(8)日在自家新車發表會上,提及小米SU7卻標註錯誤參數,讓小米大炸鍋連發三推文反擊,智己隨後公開向小米汽車致歉。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智己在對比參數的失誤令人震驚,顯然沒有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