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的搜尋結果,共28筆
產業及家庭移工在台工作年限最長12年,勞動部2022年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開放符合薪資條件及技術條件的移工,由雇主申請轉任為中階技術人力,解除移工在台工作年限限制,但移工團體發現中階移工人數至今僅4.7%,指出勞動部將移工成為中階技術人力的決定權交給雇主,申請轉換還需支付上萬仲介費,成為中階後,工作壓力更大,也不敢申訴,痛批該政策是假借提升勞動條件之名的「中階政策詐騙」,呼籲政府直接廢除移工在台工作年限。
勞動部自2022年4月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至今核准5萬1925人成為中階技術人力,其中桃竹苗地區核准1萬1470人成功轉任,移工自此在台工作無年限限制,雇主無需再繳納就業安定費,空出名額也可再聘任新移工。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提醒,外籍看護移工也適用此方案,雇主不必擔心移工工作年限。
勞動部自2022年4月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至今核准5萬1925人成為中階技術人力,其中桃竹苗地區核准1萬1470人成功轉任,移工自此在台工作無年限限制,雇主無需再繳納就業安定費,空出名額也可再聘任新移工。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提醒,外籍看護移工也適用此方案,雇主不必擔心移工工作年限。
因應高齡化及少子化趨勢,勞動部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資深移工及畢業僑外生能以「外國中階技術人力」身分留台工作,截至2025年7月底止,共有4萬457人以中階技術人力留台工作,其中以家庭看護工留任2萬1699人最多、製造業則留任1萬7030人次之,勞動部去年開放宣稱缺工的旅宿業可用中階技術人力留任畢業僑外生,卻僅有1人用此身分留任。
印尼及菲律賓的青年農民受惠於農業部「外國青農在臺實習計畫」來台「做中學」,長達一年時間吸收農業經營知識、實際參與經營等經驗。第四梯次57名印尼實習生將於近日完成實習,農業部15日舉辦結訓典禮,展現跨部會合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重要成果。
台灣勞動市場受人口結構老化等因素影響,對移工需求持續增加,法規提高年度匯款上限,持續帶動跨境金流商機持續蓬勃發展。
為因應台灣人口結構改變及產業留才需求增加,勞動力發展署移工留才久用服務中心與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台北市服務站6日合作舉辦「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宣導說明會」。台北市服務站移民官於現場解說外籍移工留用申請轉任中階技術人員相關居留規定,吸引近32家企業老闆熱烈參與,為移工在台留用提供具體指引。
泰國移工偉拉潘(中文名)來台在雲林縣鍾慶科技公司工作已滿12年,依《就業服務法》規定「移工在台工作期間累計不得超過12年」,將結束在台工作生涯,但公司認為培才不易,決定申請勞動部「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續聘,偉拉潘17日表示台灣真的很好,希望可以一直作下去,爭取在台永久居留機會。
我國每年新引進的移工多數透過仲介機構,雇主除了要負擔登記費、介紹費及服務費外,移工還得負擔3年最高6萬元的服務費,勞動部因而推動「直聘服務」,近日結束的台菲會議中也有共識,除了現行「製造工作」外,更要把專案選工納入「機構看護」。
第9屆台菲勞工會議近期圓滿落幕,由勞動部長何佩珊應菲律賓移工部邀請,率團親赴參與雙邊會議。何佩珊20日表示,此次台菲雙方達成7項重大共識,雙方將共同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鼓勵菲律賓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並將擴大直聘專案選工範圍,納入機構看護工作,促進台菲勞務合作關係更加緊密穩固。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引進的移工多數透過仲介機構,雇主除了要負擔登記費、介紹費及服務費外,移工還得負擔3年最高6萬元的服務費,勞動部因而推動「直聘服務」,近日結束的台菲會議中也有共識除了現行專案選工的「製造工作」外,更要擴大至「機構看護」。
你怎麼稱呼這群來自其他國家的人?
勞動部在確保國人工作機會的前提下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協助雇主留用資深移工、補實人力,其中有台南紡織工廠首波就透過該方案將28名資深移工轉任為外國中階技術人力,不僅留住優秀的資深移工,更緩解公司因缺工造成的困境。
為協助雇主留用資深移工從事中階技術人力工作,勞動部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全球封測大廠力成科技因應疫後缺工現象,善用「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去年起留用所聘僱資深移工轉任外國中階技術人力,有效解決公司的缺工問題,對「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表達高度肯定。
勞動部為解決中階技術人力缺口、協助雇主留用資深優秀外國人才,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並成立「移工留才久用服務中心」,為了讓雇主更清楚了解方案內容,今年5月至7月將在雲嘉南地區舉辦說明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鼓勵有興趣民眾及事業單位報名參加。
目前在台移工人數已超過75萬人,勞動部自2022年4月30日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開放符合轉任中階技術人力資格的資深優秀移工可以繼續留台工作,5月至7月期間,將在高雄地區每月各辦理1場次「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說明會,讓雇主獲取聘僱中階技術人力等相關資訊。
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今至立院專案報告並備詢,立委洪申翰質疑,過去曾來台從事藍領階級移工想再返台想學習中文或因生涯規畫等想回台卻被阻擋,質疑這樣的規定不合理。田中光也坦言,這不合理,並承諾1個月內檢討。
國發會於25日召開委員會議,就整體公共建設計畫截至2月底執行情形提出報告。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今年整體公共建設計畫截至2月底經費執行1,037億元,是首度前兩個月就破千億元,經費達成率13.34%,創有紀錄以來、近17年同期新高。
國發會就「強化人口及移民政策」推動情形提出報告,為維持國家發展動能,滿足產業人力需求,自2021年7月起,國發會偕同相關部會,共同規劃完成「強化人口及移民政策」,分就「強化延攬外國專業人才」、「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積極留用外國技術人力」等3面向,積極推動多項攬才及留才策略措施。
台灣移工聯盟兩年一度的大遊行10日登場,超過500人參加,今年主訴求除了長年要求的「政府承擔跨國聘雇責任」外,更刻意凸顯勞動部設置多年的直聘中心毫無功能;另監察院10日發表《一群在台灣沒有身分的人—移工為什麼要失聯?》新書,指滯留在台的失聯移工超過8.2萬人,並揭露他們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