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隧道的搜尋結果,共3,063筆
因應鳳凰颱風生成並持續靠近台灣,桃捷公司全面啟動及檢視防颱整備工作,確保捷運系統和旅客的安全。目前列車依時刻表正常發車,同時根據防颱防洪SOP進行布署及應變準備。在颱風警報期間,桃捷將根據實際風速情況調整班距或視情況停駛,並於第1時間透過官網、臉書粉絲團、「i搭桃捷」APP及全線各車站旅客資訊系統與廣播系統同步發布最新營運資訊,請民眾留意。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鳳凰颱風來勢洶洶,可能形成新堰塞湖,災民已備妥撤離所需物資,期盼別再釀災,光復鄉公所盤點警戒範圍保全戶共5500人,10日下午將優先預防撤離警戒範圍內弱勢民眾,發布紅色警戒即強制疏散撤離所有保全戶。
台9線池上大橋為串聯池上與關山的重要橋梁,建成逾30年,橋墩基礎裸露且耐震不足,交通部公路局砸17.52億元改建,工程近2年挺過7次颱風侵襲,採半半施工確保通行,北上線預計115年農曆年前完工,將率先開放通行,預計116年全線通車,未來耐震將從4弱提高至5強,防洪標準30年提升至50年,打造「高大壯、高大美」的新池上大橋。
1行來自台南的8男8女今天上午前往舊蘇花公路象鼻隧道,以繩索垂降方式到海灘戲水,怎料其中1名62歲張姓女子不慎遭海浪捲走,經消防、海巡人員出動無人機空偵,在海上發現張女蹤跡後,協請空勤直升機吊掛上岸,不過人已無生命跡象,另外受困海灘的4人在救難隊員運用繩索技術的協助下,已成功脫困。
豬肉剛解封,擁有全台最大稻米與洋香瓜種植面積的後壁區農會,9日在洋香瓜農特產展售會中,應景推出1000碗滷肉飯與洋香瓜免費吃,民眾排隊瘋搶,農會布穀館周邊湧現人潮,今年洋香瓜產量增加,價格上漲,更打開新加坡外銷市場,對瓜農來說是最好消息。
捷運東環段連結台北市東區、南區與北區的重要交通動脈,8日在信義國中舉行松山信義段CF760標開工動土典禮,預計7年後完工。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東環段持續穩健推進中,未來完工通車後,將連結內湖科技園區、信義計畫區及南港軟體園區三大產業重鎮,形成一條兼具交通功能、產業發展與居住便利的都會軸帶。
為彰顯客家在台灣中部地區的開拓歷史及傳統信仰,台中市政府客委會與豐原區公所今天在豐原南興宮辦理「台中市葫蘆墩三山國王民俗文化節」活動,透過廟宇導覽介紹,講述三山國王與客家族群關聯,讓民眾對於客家信仰及歷史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促進文化之永續傳承與發展。
從校園步道到社區景觀,造橋鄉建設逐步展現新風貌。造橋國小與造橋國中通學步道改善計畫,獲國土管理署補助2,200萬元,改善學童上下學動線;另由客委會補助400萬元推動豐湖國小校舍活化工程,強化校舍耐震並美化環境。鄉長徐連斌表示,將串聯教育與觀光資源,營造幸福宜居的造橋。
新北市淡水區屯山里與賢孝里的鄉親,今(7)日在新北市議員蔡錦賢與里長帶領下,高舉白布條抗議,異口同聲大喊「堅決反對設置風力發電」,反對台電在這美麗的海岸規劃設置5到6支的發電風機與配電場,強調興建後的噪音將嚴重汙染海洋生態,讓美麗的景致被破壞殆盡。現場台電人員則解釋會勘只是先了解現場狀況,並沒有進程序當中,未來也會將地方意見納入紀錄當中,回去決議。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表示,連結內湖科技園區的環狀線東環段CF710區段標工程於2025年10月23日完成第4次開標後投標廠商評選會議,經由最有利標評選程序,評訂皇昌營造與日商奧村組營造聯合承攬團隊提出招標文件所訂之功能、需求、技術標準及期程目標,符合最有利標資格,後續將依《政府採購法》辦理決標程序,預計最快2026年1月開工。
中美元首會談上周達成協議後,中國本周積極落實承諾,繼5日宣布暫停對部分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後,6日傳出已採購兩船美國小麥,這是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進口;此外,中糧集團(COFCO)當天則在「中美農產品貿易合作論壇」舉行大豆採購簽約儀式,顯示北京與華府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出現緩和跡象。
7日0時起,全國恢復豬隻拍賣、屠宰及屠體運輸,台南肉品市場同步復業,閉關15天的豬隻們今天由運豬車通過隧道消毒後出門。而先前受到這波疫情影響的台南知名小吃「阿明豬心冬粉」,在店門口擺出「台灣加油」公告暫時休息,今天也預告8日恢復營業,不少饕客開心表示「開吃了!」
新華社報導,今年9月底,瀋佳高鐵瀋白段正式開通營運,全長430公里,將來往瀋陽與長白山的行駛時間,從約4個小時縮短至1小時53分鐘,成為山水一線「綠色動脈」。
高雄輕軌於大順路與美術館路段,以「綠色隧道」、「龍貓隧道」為人所知,不過在颱風過境時反倒成行車隱憂,高雄市捷運局導入AI智慧監測器,只要樹木有2.5度以上傾斜,隨即向行控中心預警,目前已在200顆樹木全面安裝。民代看好使用成效外,也建議後續可導入AI影像監測,更全面掌握行車潛在危害。
台鐵229次新自強號去年6月21日在花蓮新和仁隧道撞上大清水溪溢流至軌道上的土石流,3節車廂出軌釀9人受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揭露,該路段監視器未具AI辨識告警功能,台鐵未告知值班人員,導致未即時發現土石流。台鐵表示,將於90天內提改善計畫。
台鐵229次新自強號去年6月行經花蓮新和仁隧道,撞上大清水溪溢流至軌道上的土石流,3節車廂出軌造成9人受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調查報告出爐,揭露2大肇因,該路段監視器未具AI辨識告警功能,台鐵公司也未告知值班人員,致未即時發現土石流並通報,另司機員也沒發現土石流,以時速118公里撞上後出軌,撞擊4秒後才煞車。
高雄輕軌過去在颱風過境時,曾多次遭遇樹木傾倒影響行車安全,高雄市捷運局於大順路段綠色隧道177株雨豆樹,以及美術館龍貓隧道23株小葉欖仁,安裝AI智慧即時監測傾斜儀,只要樹木有2.5度以上傾斜,即可向行控中心預警,提升輕軌運行安全。
新北市「關渡新橋」為淡北地區車流分流關鍵,正進行可行性評估。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批評市府「以鄰為壑」,反對「方案2」高架銜接成蘆橋,將車流灌入蘆洲與三重。新北市新工處4日指出,目前處於期末報告階段,尚未定案,立委引用資料為「期中報告分析內容」,最終方案將納入地方意見與中央協商後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