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速成長的搜尋結果,共892筆
大陸經濟持續在低成長環境中穩步修復,法人指出,政策改革、內需消費與資金動能成為市場主要支撐。儘管短線仍面臨數據空窗與外部不確定性,但「反內捲」政策與居民高儲蓄潛能可望推動中長期市場回升。
光焱科技近年積極切入半導體領域,尤其鎖定高速成長的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 SiPh)量測市場,轉型腳步正式加速。公司預期,矽光子相關設備最快2026年起便會開始對營運帶來明顯貢獻,並目標三年後矽光子營運比重將超越既有的科研市場(科學研發及教學市場),成為光焱下一階段成長主軸,也象徵這家從太陽能科研設備起家的設備廠,正式跨入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核心戰場。
儘管市場近期對人工智慧(AI)類股的高估值感到憂慮,擔心可能出現泡沫,但華爾街分析師仍普遍認為,部分科技股憑藉著強勁的基本面與AI驅動的高速成長,其超高估值具備合理性,且有長期投資價值。
半導體晶圓測試解決方案廠漢測(7856)受惠客戶測試產能擴充、設備更新需求帶動測試機台銷售成長,探針卡業務需求穩定,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3.12億元,月增達52.06%、年增達近1.5倍。前10月合併營收19.21億元、年增達48.43%,持續改寫年度新猷。
800VDC引爆AI伺服器高電壓大電流檢測需求,穩得(6761)土城實驗室因可全面支援AI伺服器電源/散熱/BBU等大型電力設備產品測試與認證服務,獲美系CSP廠/國內ODM大廠及電源大廠青睞洽談下單,預計12月開始貢獻業績,隨著土城實驗室加入,穩得預估,2026年實驗室營收佔比可望攀高至20%到25%,穩得亦樂觀看待2026年營運,預期2026年毛利率有望突破40%,獲利可望較今年大幅成長。
線上旅遊及休閒娛樂預訂平台Klook宣布2項重要的高階人事任命,包括高遵明(Daniel Kao)加入Klook擔任產品與技術資深副總裁(SVP of Product Technology),以及Jakii Chu出任成長行銷資深副總裁(SVP of Growth Marketing)。
外資調升AI供應鏈個股的動作百花齊放,不管個股業績成長是正在進行式、還是未來式,外資券商投研雷達全面點兵,都讓AI股投資熱度不易降溫。
OpenAI和亞馬遜於美國時間11月3日宣布,雙方簽署1項價值達380億美元的協議,讓OpenAI可以透過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使用數十萬顆輝達圖形處理器(GPU),運行、訓練其人工智慧(AI)模型。
網通設備大廠智邦新任總經理李訓德7日首度主持法說會,他指出,AI帶動的資料中心高速成長,將推動網路產業再迎來整整十年的重大變革。智邦未來十年的核心策略,將從過去以製造為主的模式,正式轉向「製造+研發雙軸並進」。李訓德並強調,智邦將全面強化全球據點布局、人才網絡及跨國製造整合,以因應高速成長的AI運算需求。
網通股王智邦(2345)今日舉辦法說會,針對昨日董事會一口氣通過三大投資案、總金額約20.2億元,智邦表示,隨著AI雲端客戶需求暴增,現有產能已趨緊張,這些方案均屬未來產能與營運能量擴充的重要佈局。公司強調,2026年仍將是業務極為繁忙的一年,將以「審慎樂觀」的態度面對營運挑戰。若能在未來數年持續穩健執行策略,預期有機會進一步切入AI伺服器與網路加速晶片(AI accelerators)等新興技術領域。
美國光通訊大廠Lumentum公布2026財年第一季(截至2025年9月27日)財報,營收5.34億美元,年增58%、季增11%,表現優於預期。
智邦(2345)公布第三季財報及10月營收,其中,第三季稅後純益78.20億元,季增55.86%,年增幅近兩倍,營運成長力道相當強勁,主要受惠資料中心設備需求強勁、AI交換器與企業級網路設備同步放量,6日董事會同時也通過對原有的越南及美國營運加碼投資,並將新設馬來西亞子公司規劃建置產能,持續強化公司全球化布局。
群電(6412)10月營收為24.87億元,月減18.56%,年減25.60%;累計前十月營收為290.96億元,年減5.1%。群電指出,10月電源業務進入淡季,加上重要半導體材料短缺,部分高瓦數筆電電源訂單出貨遞延,使得整體產品組合偏向傳統低階機種,營收結構略顯保守。
AI從雲端走向邊緣,演進從模型開發、演算法精進,快速由企業布局推進到國際戰略層次,AI軍備所面對的競賽,也從單純的科技對決,進入一場深層的能源競爭博弈。這不僅是科技產業要事,而是一場國際主權與基礎建設競爭。OpenAI創辦人阿特曼(Sam Altman)說「電力就是新石油」(Electrons are the new oil),精準點出全球AI競賽的下一個戰場,隨著AI布局升級到主權AI,世界各國正快速地擘劃、因應這場能源之戰。
群光電能(6412)自結2025年10月合併營收為24.87億元,年減25.6%;展望11、12月,群電表示,根據客戶目前反饋,若重要半導體追料順利,大瓦特數筆電電源有機會出現急單需求,營收動能可望較10月提升。
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表示,台灣ETF市場經過20餘年的發展,已從早期產品導向,逐步邁向以投資人需求為核心的新階段。過去的成長,是由供給面帶動市場的典型案例,但未來資產管理業的關鍵在於,如何提出「目標導向型投資策略」,滿足退休與穩定收益的需求,讓投資結構更健全、資金運用更有效率。
華擎(3515)旗下永擎(7711)即將上市,配合上市前進行公開承銷,將採取部分競價拍賣部分公開申購。本次競價拍賣6,365張,競拍底價252.83元,暫定承銷價為268元。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最新調查顯示,全球AI基礎設施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預計到2029年支出將達到7,580億美元。IDC指出,未來AI的採用將主要由超大規模業者(hyperscalers)與雲端服務供應商帶動,以AI為基礎的研究與教育專案也將成為成長關鍵。
AI資料中心帶動高瓦數電源規格升級,但消費性市場仍陷低迷,電源供應鏈兩極化趨勢愈發明顯。僑威(3078)主力布局PC與Clone組裝市場,產品結構以消費電源為主,深受顯卡週期影響,短期難受惠AI高速成長潮,第四季營運仍以庫存調整為主,預期明年雖有顯卡帶動換機需求,但整體動能仍顯保守。
AI資料中心散熱規格全面邁入液冷時代,新一代機櫃正式將液冷方案成為標準配備。隨水冷板、快接頭等關鍵零組件價值提升,台廠散熱供應鏈如奇鋐(3017)、雙鴻(3324)、富世達(6805)、台達電(2308)與健策(3653)等扮演核心角色,從零組件製造延伸至系統整合,構築完整高效散熱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