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C-130J的搜尋結果,共20筆
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名揚國際,今年吸引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英國貝宜系統(BAE Systems)等全球著名軍工大廠參展,而美國、捷克、德國及波蘭也以國家館形式,聚焦先進防衛系統、無人載具應用等關鍵技術,展示其軍事研發成果,並與我國軍工單位、企業交流,強化國防自主韌性。
飛航新聞網站「The Aviationist」2日報導,美國空軍C-130J運輸機近日搭載「聯合機動空用套件」(JDAP)及SpaceX公司的「星盾」(Starshield)衛星通訊模組,測試戰術通訊能量。
中美戰略競爭加劇之際,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短暫衝突,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週二(1日)與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 Jaishankar)於華府會晤,推動多項重大軍售案與10年期的國防夥伴新框架,盼進一步強化雙邊的武器合作、共同生產與部隊協同,深化「自由開放印太」戰略下的印美同盟基礎。
日本陸上自衛隊第1空挺團(傘兵旅)12日舉行年初例行訓練,在千葉縣習志野演習場,想定離島防衛任務需求,執行空中突擊演訓;並有來自美國在內等11國盟邦派遣部隊共襄盛舉,藉由展現精良戰力,宣示各國對維護區域穩定的共同承諾。
非洲西南部國家納米比亞,其空軍正式接收兩架運9E運輸機,這是陝西飛機工業製作的中型渦輪螺旋槳運輸機。納米比亞也是該該型飛機首個國際客戶。
今年9月27日到9月29日,加州南部的聖地牙哥米拉瑪陸戰隊基地開放,這座基地因好萊塢票房電影《捍衛戰士》而廣為人知,雖然如今基地屬性稍微改變了,但每年的基地開放日,仍然有大量的民眾前來「朝聖」。
軍聞網站「The Aviationist」9月28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已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採購2架C-130J運輸機,並將加裝專用氣象設備,成為新一代「颶風獵人」,強化對各種天氣狀況的預測能力。
陸媒環球時報引述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度最大企業塔塔集團旗下一家防務公司將在摩洛哥開設一家工廠,這將是印度首個在海外設立的軍工廠,印度媒體形容這是「印度國防出口戰略的里程碑」。
研發與生產C-130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官網上直白寫道「可以毫不誇張地說,C-130大力士(Hercules),是航空史上最重要的飛機之一」,這當然是為自家產品的宣傳詞,但它已飛行了70年,並且持續有新用戶,這已證明了一切。我國所擁有的C-130服役已逾卅年,機體與航電已經老舊,空軍計畫投資上百億升級,讓這批大力士繼續效力沙場。
埃及空軍5日在埃及國際航空展宣布,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約,採購2架C-130J-30運輸機,用以汰換現役老舊運輸機,提升埃及空軍後勤與運輸能量。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2日在喬治亞州杜賓斯空軍後備基地(Dobbins ARB)舉辦紀念儀式,慶祝C-130運輸機首飛屆滿70週年,並向4名任職超過一甲子的元老級員工致敬。廣獲多國青睞的C-130,創下史上運行最久的軍用機生產線紀錄,且至今仍在製造C-130後續機型,投入全球空投、醫療運輸、後勤補給等各式任務。
越南國防部說,河內有興趣採購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的F-16 戰機。然而,河內主要因顧慮北京可能的反應,恐怕影響中越通常較密切的關係,而與華府之間的談判已陷入停滯。
為加強應對北韓威脅,美國空軍與南韓空軍於7月初攜手舉行跨海戰術空運聯訓,由美方自駐日美軍橫田基地出動4架C-130J運輸機,跨越日本海飛抵位於南韓釜山的金海空軍基地,與南韓空軍C-130J運輸機,共同進行酬載裝卸、任務航線和空投區規劃,以及實際空投作業訓練,驗證關鍵時刻的前線補給支援能力時,也有效強化兩軍戰術空運能量、作業互通性及夥伴關係。
美國國防巨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正為印度空軍的運輸機和戰機訂單展開「大戰」,而在運輸機隊方面,空中巴士(Airbus)和巴西航空工業(Embraer)正在挑戰洛馬,以爭取合約。
軍聞網站「MilitaryLeak」10日報導,法國航太軍與德國空軍日前創下歷史,首次聯手完成C-130J運輸機跨國機組員訓練,代表已達10架滿編的「德法聯合空運中隊」(BATS)機隊,執勤能力大幅邁進,有助提升歐盟空運與投射能量。
2019年1月,美國航太巨擘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獲一項合約,要在AC-130空中砲艇機上整合高能雷射武器(HEL),後來更宣布,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AFSOC)將在2023年測試這種空載雷射武器(AHEL),搭載於空中砲艇機AC-130J「幽靈騎士」(Ghostrider)進行試飛。然而,去年這些測試都取消掉了,AFSOC也證實這項計畫正式停止,甚至連空中砲艇機都要改裝成空中預警機,才能在太平洋衝突中派上用場,因為空中砲艇機無法在高強度戰爭下存活。
美國國務院29日公布2023財政年度對外軍售金額,達到破紀錄的2380億美元(約7.4兆台幣),比前年增加了16%,其中又以波蘭和德國買的最多,一共花費約300億美金,購入運輸和攻擊直升機、長程飛彈發射台等武器。
1架有著「末日飛機」之稱美國海軍E-6B空中指揮機,最近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它的白色塗層斑駁不堪,露出米黃色底漆,被動力-戰區(The Drive-The Warzone)網站戲稱「似乎已經歷世界末日」。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為他們旗下的經典運輸機:C-130 「大力士」(Hercules),慶祝首飛 70 週年(於1954年8月23日首飛)。負責生產C-130的喬治亞州瑪麗埃塔工廠(Marietta plant)總經理麥克萊恩(Rod McLean)表示,C-130的後續型C-130J還在生產中,這意味著,C-130系列是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軍用飛機生產工作。
內部消息人士說,沙烏地阿拉伯正考慮為皇家空軍採購巴西運輸機,而種種跡象顯示,這對美國國防工業,尤其是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的未來可能不是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