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這次大選發生一個有趣現象,就是篤定當選正、副總統的兩人-杜特蒂和小馬可仕,都是以強人姿態出現,並獲得選民認同,顯示菲律賓在推翻已故強人總統馬可仕的獨裁統治30年後,人民似乎開始緬懷起強人政治。

1986年起,菲律賓歷經多次民主選舉,然而貪腐仍舊猖獗,法治依然不彰,基礎建設還是相對落後,經濟雖有成長,卻往往只嘉惠少數人,不能全民共享,很多選民認為,這是國家缺乏強而有力領導的後果。

寡頭政治壟斷經濟

根據菲律賓政治學者黑達里安的觀察,這種現象不是菲律賓獨有,近年來在印尼、印度和祕魯等新興民主國家,都選出作風接近獨裁的強勢領導人。即使民主政治根深蒂固的美國,人民也在期待強勢領袖,因此才讓擅長說狠話的川普趁勢崛起。

黑達里安認為,菲律賓雖有定期選舉,但不算真正的民主體制,而是由少數政治家族壟斷的寡頭政治,國會議員近70%來自這些家族或受其控制,經濟利益更被他們壟斷;2011年,全國GDP新創經濟利益中高達76%,落入菲律賓前40名富豪家族的口袋。

現實催生民主疲乏

面對這樣的現實,愈來愈多菲律賓人覺得看不到希望,產生所謂的「民主疲乏」(democratic fatigue),甚至對過去的獨裁領袖有了懷舊之思,如此氛圍成就了異軍突起的杜特蒂和小馬可仕。

杜特蒂現任菲國第三大城納卯市市長,該市位於南部民答那峨島,犯罪率一度居高不下,據說杜特蒂成立體制外的行刑隊,讓納卯市治安恢復平靜。杜特蒂揚言,如果他當上總統,3至6個月就能掃除菲國的犯罪與貪腐。

不進步怪人民革命

在競選期間,杜特蒂稱許馬可仕是菲律賓歷來最偉大的總統。而小馬可仕也承諾要給選民果斷的領導風格,在自己的競選海報旁,甚至擺了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和南韓已故前總統朴正熙的肖像。他還口口聲聲宣揚乃父政績,宣稱如果不是當年的「人民革命」,菲律賓現在應是已開發國家。

當年的馬可仕曾遭菲律賓人民唾棄,最後流亡海外,客死異鄉,如今杜特蒂和小馬可仕都拿他當賣點,而選民居然也欣然接受,這是歷史的弔詭。

#菲律賓大選 #杜特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