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被檢討的對象,因為背負著威權統治的原罪包袱,民主化後的國民黨仍然持續在為過去黨國體制時期的過錯付出代價,也因此國民黨的反駁與抗爭是如此的蒼白無力。是啊!當高舉正義旗幟的民進黨鳴鼓攻之,國民黨只能兵敗如山倒地任人宰割。活該!誰讓國民黨在民主化的過程中,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拖日子,現在是付出代價的時候。但是曾經學習過政治哲學課程的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就是「正義的結果能否透過不正義的手段達成?」簡單說,是不是為了要追求某些人所謂的「正義」,就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是用曾經被自己所譴責的手段來達到目的呢?

無論是不當黨產處理或是促進轉型正義,在制度上,都賦予這些「清理者」能夠突破既有法律制度制約的權力,於是乎這些「清理者」揮舞道德加持的武器,希望在極短的時間內,徹底清理過去數十年累積下來的問題。「以正義之名」,膽敢質疑者,必然被冠上黨國餘孽或者反民主的罪名。

「以正義之名」,所以無往不利,但是如果這個正義其實是虛偽的面具,只是建構新黨國體制的過程,用以摧毀另一個民主政黨的手段的話,這個正義還有存在的價值嗎?從這次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的赤裸裸粗暴言論和行為,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所謂的轉型正義只是民進黨的工具價值,是用來作為選舉操作,打擊特定對象的凶器。與之連結的,是民進黨籍的立法委員,在國會當中擔任側翼,呼應的手法是誣陷方式的含沙射影,讓被陷害的人百口莫辯。以前,我們只是懷疑,如今是鐵證如山,民進黨就是這樣幹的!赤裸裸毫不掩飾地這樣幹。所以,所謂促進轉型正義,所謂處理不當黨產,其實壓根不是在追求正義、真相、和解,就是純粹地濫用權力去摧毀政治對手。

我們應該慶幸現在是個相對民主開放的社會,因為吹哨者的勇氣,加上如山海般的輿論抨擊,執政黨第一時間開始切割,從蔡英文總統的「這的確不是我們認同的事」,到賴清德院長的「為此道歉」,乃至於促轉會主委黃煌雄的「三鞠躬道歉」,然後蘇貞昌和林俊憲等則開始訴諸轉型正義的必要性,不該因為「個人行為」而被否定。

這些不認同、道歉、不以偏概全都只是緩兵之計的轉移焦點,因為這些法律和機構的本質,根本就不在於追求真相與恢復正義,張天欽只是大嘴巴和遇上爆料,所以鼠竄下台,但其他人還隱藏在新黨國體制「正義的面具」之後,還沒有被暴露出來。但我們應該要感謝張天欽,是他讓我們知道正義其實不正義,是他摧毀了轉型正義的神話,讓我們知道這其實不過就是一場包裝道德正義形象的政治鬥爭而已。

(作者為淡江大學教授兼全球發展學院院長)

#民進黨 #國民黨 #張天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