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隻6月底剛由廈門大學劉敏教授研究團隊在廈門外海野外的綠蠵龜,4天後就死在金門料羅灣海灘,縣府委託國立海洋大學解剖發現死因是遭魚網纏繞,另消化器官也有塑膠垃圾,保育類海洋動物又少1隻,讓人十分惋惜。
這隻雄性綠蠵龜由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實驗室解剖,確認背甲直線長44公分、寬35.6公分,體重11.88公斤,推測約5到10歲。右前肢有1枚鈦合金數字標,標號為098,標記廈門大學劉敏教授研究團隊,由相關新聞報導可知這隻海龜是在2014下半年度誤補並收容,約留置2年後,在今年6月23日上午於廈門外海野放,27號在金門料羅灣海灘被民眾發現死亡。
海龜的左前肢基部有傷口,且頸部有疑似漁網纏繞痕跡。海龜體內與臟器周圍富含豐富的脂肪,可見牠在收容時攝取足夠營養,受到良好的照顧。但海龜的食道、小腸與大腸內皆無任何食物存在,而在胃與十二指腸的部分有明顯的異物阻塞,取出後發現為1條長約15公分的塑膠軟管以及尼龍繩漁網。
#綠蠵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