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研討的搜尋結果,共3,863

  • 【精銳勁旅】憲兵訓練中心教學組全方位育才 培養堅實幹部

    【精銳勁旅】憲兵訓練中心教學組全方位育才 培養堅實幹部

     憲兵訓練中心為憲兵專業戰力養成的搖籃,每年超過5000位憲兵官兵在此磨練,並帶著專精能量返回部隊,戮力各項戰演訓任務,肩負憲兵「三軍表率」榮耀招牌。而由專業教官們組成的「教學組」,更是各項憲兵戰技職能的佼佼者,為培育兼具知識、技能與紀律的憲兵人才,奠定堅實基礎,締造斐然成果。

  • 【精銳勁旅】淬鍊戰技 提升官兵實戰能力

    【精銳勁旅】淬鍊戰技 提升官兵實戰能力

     負責培育憲兵各項專業職能的憲訓中心教學組,以教學嚴謹、訓練嚴格、戰技精良著稱,每位教官不僅擁有多張專業證照,亦具備豐富實務經驗。教學組警勤小組主任教官羅少校表示,警勤小組全員秉持自我要求、學無止境的精神,持續針對憲兵部隊各職務需求,規劃專屬課程,使各級官兵皆能受到最有效率且貼近實戰的訓練內容。

  • 台日合作 推動機能食品產業發展

    台日合作 推動機能食品產業發展

     TQF協會6日舉辦「台日合作機能性食品發展研討會」,與日本健康食品產業協議會(JAOHFA)、熊本崇城大學,以及北海道生技工業會(HABB)分別簽署3項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姜至剛及日台交流協會副代表川合現共同見證,經濟部產發署署長邱求慧亦蒞臨致詞,開啟台日機能性食品產學研跨國鏈結新局。

  • 卓揆提全面檢討電網地下化可行性 台電:電網強韌需因地制宜

    卓揆提全面檢討電網地下化可行性 台電:電網強韌需因地制宜

     丹娜絲及楊柳颱風接連侵襲台灣,多處地區出現電力中斷狀況,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災後視察提出應全面檢討電網地下化可行性,台電指出,電網強韌需要因地制宜,在易淹水地區,除了地下供電設施反而易受損壞外,維修時間也較架空線路更長。

  • 在宅急症照護 擴及所有感染症

    在宅急症照護 擴及所有感染症

     衛福部去年7月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計畫」,適用對象為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等3類患者。衛福部長石崇良9日表示,將研議比照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在宅急症照護計畫」擴及所有感染症患者皆適用。

  • 戰慄老頭 一個資深特務的回憶

    戰慄老頭 一個資深特務的回憶

     他八十一歲,「目前」叫谷正文。他曾經當「共幹」,專搞工人罷工,後來改當國民黨游擊隊,擅長各種極機密反情報工作,來台後,他任職保密局,據說是最會抓「匪諜」的人。近年,他一反特務言行小心保守的本色,頻頻在各個敏感場合「大鳴大放」,還抖出不少塵封「黑幕」,使情治單位都懷疑他是不是有一點「老番顛」?

  •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對象擴大 所有感染症適用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對象擴大 所有感染症適用

    為了提供急症病人適當的居家醫療照護,避免他們因急性問題住院,衛福部去年起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針對經醫師評估診斷為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等3類族群,提供居家醫療照護,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指出,適用對象擬擴大至所有感染症,而醫療機構進行收案評估,將研議提供遠距、到宅評估2種費用。

  • 70萬獨老明年起全面普查 衛福部砸62億元防孤獨死

    70萬獨老明年起全面普查 衛福部砸62億元防孤獨死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女化,孤獨死問題越來越受關注。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指出,明年起將與內政部合作針對國內約70萬名獨老者進行全面普查,透過至少1次的訪查了解長者自立生活能力及需求,介接相關資源提供協助,減少孤獨死的狀況。

  • 《科技》國際布局成果豐碩 前8月台灣製藥業出口總值年增近1倍

    工研院主辦的「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中的「生醫」專場,以「科技健康照護的全球浪潮與展望」為主題,聚焦於數據驅動的照護產業發展、遠距與在宅照護應用趨勢,全面剖析主要國家在照護科技領域的發展動態與市場成長潛力。

  • 陳時中:補充保費沒轉彎 衛福部概念沒錯

    陳時中:補充保費沒轉彎 衛福部概念沒錯

     補充保費改革爭議延燒,對於被批評「政策7小時轉彎」,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8日出席「2025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表示,我們10幾年都在討論,並沒有所謂的轉彎,衛福部的概念沒錯,只是2萬塊太低,必然要拉到相當程度才合理。有資本利得的人覺得不滿意,但是只有薪水的人呢?健保是社會保險,除了量能負擔,還有劫富濟貧的精神存在。

  • WordCamp Taiwan 2025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 匯聚全台與國際開源社群能量

    WordCamp Taiwan 2025高雄展覽館盛大登場 匯聚全台與國際開源社群能量

    今年台灣最大的WordPress社群盛會「WordCamp Taiwan」,於7日至8日在高雄亞灣新創園、高雄展覽館舉行。今年WordCamp Taiwan首次移師南台灣。由高雄市政府擔任指導單位,並獲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贊助支持,為高雄市的科技與人文氛圍,注入開源社群的新能量。

  •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慶60周年  紀念國父160歲誕辰頒發學術獎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慶60周年 紀念國父160歲誕辰頒發學術獎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今(8)日舉行紀念國父孫中山160歲誕辰、成立60周年慶暨第60屆學術著作獎贈獎典禮。董事長吳伯雄親自頒獎,表揚4位學術界傑出得主,其中人文社會類得獎人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蘇聖雄、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劉碧蓉;自然科學類得獎人為長庚大學醫學系醫預科主任吳嘉霖及台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鄭皓中。

  • 長輩每3人就有1人肌少症 專家喊早期警訊別輕忽

    長輩每3人就有1人肌少症 專家喊早期警訊別輕忽

    隨著人口結構逐漸老化,影響生活品質甚鉅的肌少症(Sarcopenia),也成為備受關注議題。台北醫學大學偕台北神經醫學中心、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等單位舉辦「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邀請美、日、港等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探討肌少症之醫療、復健及公衛議題。

  • 補充保費改革沒有「轉彎」 陳時中 :額度需再議

    補充保費改革沒有「轉彎」 陳時中 :額度需再議

    補充保費改革爭議延燒,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8日)出席「2025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表示,健保是社會保險制度,除了量能負擔,還有劫富濟貧的精神在。衛福部的方向概念沒錯,只是2萬塊太低,必然要拉到相當程度才合理。對於被批評「政策7小時轉彎」,他說,我們十幾年都在討論,並沒有所謂的轉彎,但是額度必然要思考。

  • 中經院:可適度拉高起徵點

     衛福部提出補充保費改革,行政院6日緊急喊卡。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表示,導入結算制,在公平性上可以平衡些,起徵點應自2萬元適度往上拉,對股民的影響就會小很多,不過行政的成本就會增加。至於改革措施的門檻,他認為要重新試算,才會知道會影響的明確數字,這在行政方面要花力氣來處理。

  • 藍憂賴釋憲台獨 備戰更須謀和

    藍憂賴釋憲台獨 備戰更須謀和

     馬英九基金會與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7日舉辦「馬習會」10周年研討會。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表示,「馬習會」5周年時大陸官方還有慶祝,10周年卻只有台灣舉辦,凸顯兩岸關係的負面訊號。為回到「馬習會」的兩岸氣氛,前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認為,必須要回到堅持「九二共識」,在一中各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才能讓兩岸再度成為和平繁榮。

  • 挑戰在眼前 石崇良:健保改革不會停

    挑戰在眼前 石崇良:健保改革不會停

     補充保費改革因股民不滿,遭政院「踩剎車」。衛福部長石崇良7日出席研討會,秀出大會致贈的前衛生署長張鴻仁著作《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表示政策出發點是為了健保財務永續,少子化後,勞動人口不斷下降,挑戰已在身邊,不是未來。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部長的出發點絕對是好的,只是走得稍微快了一點,戰後嬰兒潮資本利得多,多繳一點保費,也是在幫助年輕的世代。

  • 制度化學術交流 政大東亞所赴北京

    制度化學術交流 政大東亞所赴北京

     兩岸學術交流面臨限縮之際,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近日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在北京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有近40位兩岸專家齊聚,探討中美關係和兩岸情勢。兩岸學者同聲強調兩岸制度化、機制化學術交流的重要性,尤其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和兩岸情勢下,交流有助深化雙方相互理解,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新動能。

  • 馬習會10周年 馬籲賴讓兩岸和解

    馬習會10周年 馬籲賴讓兩岸和解

     今年正逢「馬習會」10周年,前總統馬英九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10年前與習近平在新加坡見面,為兩岸搭起和平大橋,但如今總統賴清德的台獨路線,遭美國學者批評為「魯莽領導人」。他呼籲賴清德懸崖勒馬,回到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與「馬習會」基礎,強調台灣主流民意已不再接受「抗中保台」,希望兩岸和解、兩岸和平,政府專心處理基本民生與經貿問題。

  • 石崇良:健保改革會經充分討論

    石崇良:健保改革會經充分討論

     健保補充保費收費改制惹爭議,遭政院喊卡。衛福部長石崇良7日表示,健保改革的所有出發點,都是為了確保健保的財務永續與穩健經營,讓制度能持續照顧更多民眾及弱勢族群。健保核心是「互助、互利,量能負擔」,設計過程須經過充分社會討論與共識凝聚,目前相關方案仍處於初步討論階段,尚未正式進入法治程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