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搜尋結果,共22筆
台灣60歲以上國人,約有半數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女性罹病機率高於男性。醫師觀察,近年退化性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有民眾才50出頭,就出現膝關節骨刺、關節磨損。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多以關節出現「喀拉喀拉」聲、站立或行走後痠軟為主,等到膝關節軟骨完全磨損,就只能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提醒民眾發現異常時,儘早就醫。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逾2萬人次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甚至健保用藥中,每年高達898萬人服用乙醯氨酚成分的止痛藥。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治醫師王芳英25日表示,髖關節、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若出現疼痛的狀況,千萬不要保持著「我吃止痛藥」的想法,否則拖延不治療,恐因長期走路重心不穩影響到脊椎。
迎接15周年里程碑,合庫人壽推出「關鍵守護」保險專案及「安心守護」家庭照顧計畫,以實際行動回應台灣超高齡化社會的需求,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及免費照顧支援服務,守護照顧家庭而疲憊的身心。並特別舉辦 「1起衝刺 5畏挑戰」運動會,邀請員工、眷屬及家庭照顧者共同參與,以活力與挑戰精神凝聚企業文化,展現守護家人的承諾。
台寶生醫(6892)8日公告,旗下膝骨關節炎細胞新藥Chondrochymal獲台灣TFDA核准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目標2028年完成。由於該新藥亞太地區已授權予新加坡商Senectus,啟動收案後,台寶即有提供臨床用藥的營收貢獻,未來並有新藥上市後的銷售分潤。
台中膝關節名醫黃鐙樂醫術精湛,許多病患都指定找他看病,卻在前年底無預警遭醫院解雇,引爆3000名死忠病患不滿,事後跟著黃鐙樂「流浪」,如今黃鐙樂在北屯區自建骨科醫院,近日正式啟用,讓許多病患高呼「不用流浪了」。
彰化1名73歲婦人雙膝疼痛近10年,跟朋友出國旅遊時無法久站或持續行走,膝蓋僵硬嚴重,她透過親朋好友介紹,輾轉到高雄七賢脊椎外科求診,醫師檢查發現是第3期退化性關節炎,經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後,5天即恢復出院,還能自行開車返家,恢復生活品質。
歷年來亞東醫院骨科在軟骨缺損和退化性關節炎研究成果斐然,軟骨缺損並不等於退化性關節炎,軟骨缺損的致病原因有創傷、激烈運動傷害、重複性創傷等,平均發病年齡較為年輕;退化性關節炎則完全相反,誘發原因為老化、過度使用等,且較容易發生在年長者身上。
47歲許姓體育老師教學之餘也會教師組隊和校隊「尬一下」,但近3年卻發現右髖關節愈來愈痛,日日吞止痛藥,回想以前在籃球隊中大殺四方,現在反而被笑「說的一口好球」,心情更憂鬱。經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加上2個月的肌力訓練,如今又能回到籃球場上奔馳。
新聞提要■由於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不斷進步,目前接受髖關節與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平均年齡正在下滑。
新竹縣50歲陳姓婦人長期膝蓋內側疼痛,經藥物和復健治療一段時間,皆無法改善症狀,到中醫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骨科醫師陳威仁經過X光檢查,診斷為第四期退化性關節炎合併內翻膝(O型腿),醫病溝通後做「高位脛骨矯正手術」,將O型腿矯正為正常腿型,分散內側過多壓力,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壽命。
台寶(6892)14日公告,退化性關節炎細胞新藥ChondrochymalR正式向台灣TFDA提交三期臨床試驗申請(IND),成為旗下第一個挺進三期臨床階段的新藥產品。而為加速該產品未來的商轉,台寶也與泰宗(4169)簽署合作意向書搶先布局逾50億治療商機。
台寶生醫(6892)今(14)日公告,退化性關節炎細胞新藥Chondrochymal正式向台灣衛福部食藥署(TFDA)提交三期臨床試驗申請(IND),成為旗下第一個挺進三期臨床階段的新藥產品。
台灣將於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每5人中就有1人為65歲以上長者;南山人壽為健康促進的領導品牌,因應高齡化趨勢,推出銀髮族專屬外溢保單「南山人壽長青安溢醫療定期健康保險(SHI)」,提供多項住院醫療保險金以及人工髖、膝關節保障,補強關節退化保障需求,強化銀髮族活動力,幫助民眾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迎向「AA健康老」未來。
一名60多歲婦人,因左膝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走一步痛一下,生活大受影響,日前她接受了「ROSA機械手臂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透過機械手臂導航系統,讓醫生更精準植入人工膝關節,有效改善病況,術後兩天她即可下床走路,1個月恢復日常生活。
80歲周先生長期膝關節疼痛,腳不能彎曲、伸直,關節變形外翻,到嘉基醫院做「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活動力提升了,醫師提醒30歲起要注意膝關節保養,適度運動,游泳、健走或騎平路自行車可強化肌腱,攝取深綠色蔬菜及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
58歲陳先生熱愛登山和攀岩,1年前不慎失足致右膝的前後十字韌帶及內側側韌帶斷裂,雖採韌帶重建手術仍疼痛,近半年膝蓋變形、長短腳,吃了止痛藥仍舉步維艱。採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1個月,陳先生開始游泳復健,不僅圓了陪女兒走紅毯的心願,也順利恢復登山活動。
美股登高一呼威力驚人,台股21日電、金、傳三大類股齊漲,帶動指數飛越20,000點大關,生技股本波表現雖沒有AI股強大,指標股走勢仍相當強勢,中信投顧指出,聯合(4129)人工關節逐步打進歐美市場、長期展望佳,初評給予「買進」投資評等。
彰化市1名79歲的黃姓男子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所苦,10年前他的右膝進行傳統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出現術後疼痛等症狀,讓他飽受折磨,導致於其左膝也出狀況時,只能忍住硬撐,直到日前已痛到忍無可忍才就醫,並藉由機器人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減輕術後疼痛,為其痛痛人生帶來新「膝」望。
罹患先天性魚鱗疾病的馬來西亞女子「張四妹」11月底過世,生前曾多次在長庚醫院接受治療,最後一次為她動手術的,就是現任關節重建醫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關節重建科教授謝邦鑫,兩人在2014年張四妹的康復記者會中相擁,良好的醫病關係成為國際醫療中的佳話。事實上,謝邦鑫不只有溫暖形象,豐富的手術經驗也吸引了許多人慕名而來,今年更將創下超過1700台關節手術的紀錄,成為全台之最。
膝關節手術名醫黃鐙樂11月底遭醫院無預警解雇,其病患多達3000人,手術排到半年後,黃鐙樂繼4日緊急找到臨時看診處,昨(6日)晚間也在臉書粉專公布最新門診地點,將自今(7日)起在太平區賢德醫院恢復正常門診,消息一公布,許多病患也留言「加油!」「天佑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