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為的搜尋結果,共4,419筆
川普向選民承諾,他會讓美國「再次偉大」。也就是說,美國本來很偉大,但是近幾年似乎變得窩囊了,總是被其他國家鄙視、欺負、剝削。
財團法人台灣更生保護會今年成立80週年,今(11)日在台中大墩文化中心舉辦「2025更生美展」開幕式,共展出190件作品,其中已故男星「好小子」顏正國生前最後遺作《五十容顏老》格外受到矚目。顏正國早年因涉槍械、綁架案在台中監獄服刑11年,其間自「才藝舍坊」開始接觸書法,從不識字一路苦練到能創作散詩,作品筆觸沉穩,傳達其人生的滄桑與真情。
1916年5月的日德蘭海戰(Battle of Jutland),則是鋼鐵戰鬥艦的唯一一次大海戰。當時,德意志帝國為了突破英國的北海封鎖,決定出動公海艦隊的主力編隊,與英國皇家艦隊來一場決戰。是役,德國海軍表現出極高的水準,擊沉英國3艘戰鬥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8艘驅逐艦;德國僅損失1艘戰鬥巡洋艦、1艘前無畏艦,4艘輕巡洋艦。人員損失也是德國較少,英國陣亡6000人,德國陣亡2500人。
川普2.0執政已10個多月。「川普現象」最近出現一個動向:一方面,「川普作風,表現異常」,兩黨較量,越演越烈。美國政府已經停擺36天以上,超過歷史紀錄。亞太地區的美國盟國,對美國地區戰略的不穩定性,表現出不安。另一方面,川普在結束韓國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後,再次提出G2,表達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2025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7日在世貿中心展覽一館開幕,玉山銀行以「金融遊樂園」為主題,展示三大創新亮點「Cashmallow跨國無卡提款、生成式AI、圖資料(Graph)技術防詐」。透過互動式體驗與創新科技結合,提供暖心金融服務,歡迎民眾11月7日至9日蒞臨參觀瞭解玉山多元智能應用的金融服務。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美國在1979年,背棄了數十年的忠誠盟友,忽然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合法政府,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
新聞提要■從倫敦到洛杉磯等世界各地的富豪,正移居至義大利米蘭這個商業重鎮並經歷其「文藝復興」。
新聞提要■自2016年英國脫歐以來,當前絕對是英國與歐盟關係最融洽的時刻,但奶、肉製品禁令卻又令雙方相敬如「冰」。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1日就任,傳出美國在台協會(AIT)將於下周會談鄭麗文。資深媒體人董智森認為,美國真正關心的就是國防預算;至於兩岸政策,董智森直言,國民黨的政策一向都很簡單,就是九二共識,這還有什麼問題?
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於11月6日發表一份攸關台海情勢的關鍵報告:《應對中國攻擊台灣的經濟嚇阻策略》(Economic Deterrence in a China Contingency)。報告指出,美國與其盟友正將經濟制裁視為一種可能用來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工具並納入整體戰略規劃。
美國在1979年,背棄了數十年的忠誠盟友,忽然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合法政府,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中華民國變成不被大多數國家承認的政權。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召開前夕,貝倫氣候峰會當地時間6日至7日,在巴西貝倫舉行,主要議題包括氣候與自然、能源轉型、《巴黎協定》10周年評估、國家自主貢獻與氣候融資等。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中國呼籲取消綠色產品關稅。」成為多家外媒報導標題,丁薛祥在會上提出3點建議,包括把握正確方向、落實氣候行動、深化開放合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答詢時,被問及「台灣有事」(發生緊急事態)是否構成安保法制下的「存立危機事態」。高市明言,假設大陸對台實施海上封鎖,「如果是動用戰艦,伴隨使用武力的情況」,就有可能構成這種事態,從而可行使集體自衛權,換言之,即允許日本自衛隊出兵海外。
兩岸過去9年於民進黨政府執政下,逐步邁向兵凶戰危。而賴政府所採取的「以實力換取和平」,完全符合現實主義所提倡的「國家實力」與「嚇阻手段」,並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組成聯盟,藉由促成區域間的權力平衡來達到兩岸和平。台灣在這9年來的角色,就是藉由美國為主的「軸輻體系」,擔負抗衡中國的「離岸平衡」角色。
兩岸過去9年於民進黨政府執政下,逐步邁向兵凶戰危。而賴清德政府所採取的「以實力換取和平」,完全符合現實主義所提倡的「國家實力」與「嚇阻手段」,並結合理念相近的國家組成聯盟,藉由促成區域間的權力平衡,來達到兩岸和平。台灣在這9年來的角色,就是藉由美國為主的「軸輻體系」,擔負抗衡中國的「離岸平衡」角色。
周五公布的政府官方數據顯示,德國9月出口成長,超乎預期,其中對美國出口在連續5個月減少之後,首次恢復成長。
日本日前已公布2035年較峰值減碳目標為60%,韓國近日也宣布2035年將較峰值減少53%至60%,而我國2035年目標較峰值減少43%至47%,目標不止落後,且隨著我國邁入非核家園、再生能源進度落後,恐怕連2025年10%目標都難以達成。
針對大陸可能犯台,美國企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庫伯撰文示警,單純建立嚇阻能力恐怕不夠,台灣抵禦解放軍第一波侵略是必要的卻不夠,美國若想嚇阻大陸,就必須說服北京,華府還有另一套結束戰爭的計畫,需要讓大陸明白美國能祭出懲罰手段,讓其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懲罰的威脅才是美國的最終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