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基金經理的搜尋結果,共5,637筆
美國政府關門出現轉機,帶動美股由科技股領軍強勢反彈,今(11)日多檔海外股票型ETF股價反應漲。主動式ETF中,新掛牌的主動統一全球創新ETF(00988A)氣勢盛單日漲1.28%至10.21元,居主動式ETF單日漲幅最高。漲幅居次的主動台新龍頭成長(00986A)、主動摩根美國科技(00989A),單日漲幅也在1%上下。
11月6日美股因民間裁員數據升高,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企業10月共宣布裁員超過15萬 人,創下自 2003 年以來同月新高,引發市場焦慮,市場產生拋售壓力,造成美股與台股同時下跌,上周五(6日)台股亦開低走低,下跌近600點。野村投信表示,在AI強力帶動下,明年行情仍具期待,台股多頭行情並未結束。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積電 COWOS 先進封裝產能緊缺的背景下,僅少數大型企業取得關鍵GPU產能,進一步強化「大者恆大」的產業結構,相關供應鏈權值股預料有機會持續扮演多頭動能。
受到美國政府恢復運作的利多激勵,台股今(11)日開盤強勢站回28,000點大關,展現多頭企圖心,但權值股表現分歧使漲勢受限,台積電(2330)高檔有壓、鴻海(2317)翻黑走低,加上記憶體族群漲跌不一,壓抑整體氣勢;相對地台塑四寶獲買盤拉抬同步走高,玻纖廠中的台玻(1802)、富喬(1815)及建榮(1815)全數收在漲停板,緯穎(6669)、鈺創(5351)也同步漲停,顯示資金積極尋找具題材與營收動能的個股,終場集中市場收27784.95點,下跌84.56點,總成交值5663.16億元;櫃買市場收256.70點,下跌0.56點,總成交值1321.31億元。
受美國民間部門經濟數據兩樣情,債市近期全面下跌。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至11月5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仍保持淨流入;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基金維持淨流入且力道增溫至98.4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淨流入金額增溫至9.6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基金淨流入則是降溫至7.6億美元。
近期大盤頻創新高,台股ETF人氣攻頂,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11月7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上周增加11.9萬人,統計總人數來到1,154萬人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來增加131.54萬人,其中有4檔主動式台股ETF受益人數全數創高,成為投資人新寵。
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在資金寬鬆與科技熱潮雙重推動下,也推動美股表現屢寫新高,市場法人表示,儘管美股今年以來累積漲幅已高,考量美國經濟仍具韌性,企業獲利穩健,並看好降息循環與季節效應有助支撐後續行情,建議透過美股基金來掌握行情,穩健布局可透過以美股為核心的多重資產基金來參與。
受到評價面和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環繞,不安情緒影響股市。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1月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96.24億美元、其次依序為亞太不含日本1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13.65億美元。
統計表定11月即將除息的22檔月配債券ETF,以近期收盤價換算,年化配息率分布在4%~9%之間,配息率最高前十檔配息水準都有達5.5%以上,包括五檔BBB級債、三檔非投資等級債,其中又以非投等債配得最大方。
美國政府停擺、企業裁員潮,加上AI泡沫論使得市場擔憂科技類股估值過高,引發整體亞股賣壓沉重,上周外資對新興亞股賣多於買,僅對印尼、菲律賓買超2.07億美元、0.77億美元,並反手賣出南韓、台灣50.49億美元、35.59億美元,失血最重。
美國聯準會9月宣布重啟降息後,市場資金再度回流風險性資產,AI投資熱度延續,帶動全球科技產業進入新一輪成長週期。投信法人指出,AI正從技術突破走向實質應用,推升企業生產力並優化營運效率,長線投資潛力不容忽視。
美股頻創新高,帶動國內美股ETF買氣。根據統計,10月美股ETF受益人數增加最多的基金,前五名都是今年掛牌上市的新兵,其中貝萊德iShares安碩標普500卓越50、主動摩根美國科技單月受益人數增加逾萬人,人氣最旺。投信法人持續看好美股由基本面推動的長線多頭行情,建議可持續透過美股ETF掌握。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旋風訪台,鞏固AI熱度,加以輝達財報登場倒數,是美股重量級財報壓軸好戲,儘管美股7日一度重挫,但幸好終場拉出長下影線,守住季線,隨短期回檔幅度可能滿足、輝達財報與展望期待感雙重助威下,台股10日開盤有機會重新站回短中期均線之上,本周亦有機會蓄力站回28,000點。高盛證券力挺輝達重申「買進」,目標價上調至240美元。
美國聯準會兩度降息,同時宣布12月起停止自2022年起實施的縮表計畫。投信法人指出,中止縮表可視為預防性措施,有助維持市場資金穩定性,研判聯準會政策方向,由預防通膨,轉向維持金融穩定、經濟成長、流動性提升,看好非投資等級債券後市。
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全球經濟同樣溫和復甦,經濟展現「金髮女孩經濟」特徵,新興市場債券再度成為國際資金追逐焦點。法人指出,當前環境正形塑出有利新興市場債的「甜蜜點」,經濟成長維持韌性、通膨溫和、資金回流信號明確,兼具收益與資本利得潛力。
國際記憶體大廠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SK海力士(SKHynix)等為了將產能轉移至利潤更高、市場需求成長快速的DDR5與高頻寬記憶體(HBM),紛紛縮減甚至結束DDR4生產,DDR4現貨價自9月開始再度出現明顯漲幅,帶動第四季合約價跟進調漲,考量DRAM產能持續受到排擠,以及下游需求轉換至DDR5速度較預期慢,供給端吃緊有望延續至明(2026)年上半年。
台股多空劇烈拉鋸,單周面臨高檔震盪賣壓,資深台股分析師趙彭博指出,台股上市櫃公司10月營收與第三季財報多數亮眼,有利指數維持多頭架構,然美國政府停擺、AI族群估值過高等壓力仍壟罩,建議投資人持股避免過度集中在高本益比AI強勢股,本周投組首選銘異(3060)、高端疫苗(6547),再選入品安(8088)、普安(2495)與松瑞藥(4167)。
台股受美股拖累,7日指數拉回248點,跌幅0.89%,指數收在27651點破月線,失守28000點大關。台股週線中止連6紅,單週下挫581點,週線跌幅2.06%,平均日均量為5605.83億元。
第四季旺季行情奏效,市場風險偏好也擴散到非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資產。投信法人分析,經濟數據多符合預期、聯準會有機會在年底前連兩次降息支撐,續為年底前行情助攻,但漲多後反覆震盪的可能仍在,首選美國平衡型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看好美國經濟軟著陸及聯準會降息行情。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循環以來,資金行情發酵,台股10月大漲9.35%,前十月累積上漲22.57%,據統計,目前市面上21檔投資國內標的的TISA級別基金,10月績效1.7~17.04%,今年以來績效1.7~50%之間,10月打敗大盤有11檔,今年累積打敗大盤有10檔,10月及今年以來均打敗大盤有9檔。
亞洲消費行為轉變與大陸經濟結構重塑,法人指出,區域成長正從傳統製造與出口驅動,轉向以內需、創新與服務導向為主的長期格局。消費者價值觀從奢華轉向真實體驗,企業則以創新與文化連結擴大市場,而資本市場亦隨低利環境與政策推動,迎來結構性投資新機會。